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氨的化合物中毒
氨的化合物中毒
概述

氨是无色具有特殊刺激性的碱性气体,加压时可液化储存于加压的钢瓶中运输和使用。氨易溶于水,水溶液即为氨水,含氢氧化铵和氨。氨气与空气混合时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爆炸极限为15.5%~27%(容积)。

病因学

吸入性中毒多为生产安全事故所致。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见于冷库、化肥、制药、塑料、纤维合成、石油精炼等。此外,氨气的管道阀门爆裂,液氨运输和使用中泄漏,高浓度强氨水急剧挥发等均可伤及工人及周围的人群。

氨气主要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低浓度可使眼结膜、鼻咽部、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等。高浓度损伤肺泡毛细血管,使其扩张和渗透性增强,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间质和肺泡产生大量渗出物,形成肺水肿,进而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脑缺氧。

氨气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在中毒开始为兴奋,随之为惊厥、嗜睡以至昏迷。也可通过神经反射致心跳和呼吸骤停。误服者,经胃肠道吸收中毒亦引起黏膜灼伤、胃肠穿孔。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立即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物。吸氧,人工呼吸及应用呼吸兴奋剂。

2.眼部灼伤者,应用清水或2%硼酸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氯霉素眼药水和糖皮质激素点眼液点眼,以减轻损伤防止继发感染。

3.皮肤灼伤局部应用流水持续冲洗,亦可用2%硼酸液或食用醋等冲洗,以中和氨水,消除灼痛。有水疱、渗出、溃疡者用2%硼酸湿敷。

4.对喉头水肿、呼吸道灼伤有呼吸困难者,应尽早考虑气管切开术,亦可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内可滴入麻黄碱、地塞米松等。氨水进入消化道,可饮牛奶、生蛋清或稀醋水(水∶醋为4∶1)。

5.氨中毒引起的呼吸系统损害(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间质性肺炎和肺水肿)均宜予以早期、足量、短程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
钱素云
来源
乡村医生诊疗常规.上卷,第1版,978-7-117-08329-4
上一篇:家用漂白粉中毒 下一篇:化妆品中毒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