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作者
周涛;钱素云;臧晏
概述

可引起中毒的植物种类较多。这些植物中有些含剧毒不能食用,如毒蕈;有些属于药材,合理使用可用于临床治疗,如苍耳子、曼陀罗、白果、杏仁、桃仁等;有些经合理处理可以适量食用,如木薯、白果、杏仁等。但因宣传教育不够,或由于小儿无知,以致误食中毒者仍不少见。

类型

一、毒蕈中毒

蕈(mushroom)俗称蘑菇,各地山林、平原均有生长,种类繁多,其中无毒蕈类可供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些并有药用价值。另有一些蕈类含有剧毒,可因误食而中毒,即毒蕈中毒(poisonous mushroom poisoning)

二、曼陀罗及莨菪中毒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又称洋金花,种类很多,各地称呼也不一致,为一年生的草本,我国各地都有生长(图42‐1),大多是野生。全株有毒,主要成分是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生物碱。各种之间所含毒性成分及量各不相同,根、茎、叶、花、果实含毒量也不等,以种子含毒量最高。小儿内服3~8个种子即可发生曼陀罗中毒。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阻断乙酰胆碱反应。

三、含氰甙果仁及氰化物中毒

桃、杏、枇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皆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甙酶。苦杏仁甙遇水,在苦杏仁甙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因此服食过量可以发生氢氰酸中毒(hydrocyanic acid poisoning)。苦的桃仁、杏仁比甜的毒性高数十倍,生食数粒即可出现症状。氢氰酸中毒的原理是氰酸离子(CN)易与三价铁(Fe3+)结合,但不能与二价铁(Fe2+)结合,当其被吸收入血后,因血红蛋白含二价铁,故不与结合,而随血流运送至各处组织细胞,很快与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使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传递电子的作用,而发生细胞内窒息。正常人体内含有硫氰生成酶,能使少量CN转变为无毒的硫氰化物,由肾脏排出,但这种机体解毒反应进行比较缓慢,当不足以解除氢氰酸的毒性时,即发生中毒。

此外,很多含氰化合物(如氰化钾、氰化钠和电镀、照相、染料所用药物常含氰化物)都可引起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毒蕈中毒

①排除毒物:根据食入时间早晚,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或洗肠。洗胃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即随胃管灌入1g/kg 活性炭加山梨醇成混悬液于胃中。②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对有毒蕈碱中毒症状者,可用阿托品皮下注射,每次0.03~0.05mg/kg,每15~30分钟重复1次,直至瞳孔散大;严重病例剂量可加大,以达速效。毒伞、白毒伞等毒蕈中毒用阿托品治疗无效,可用二巯基丁二酸或二巯基丙磺酸钠。④发生溶血者,给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静脉滴入或口服;贫血严重时,应给输新鲜血。⑤发生肝脏损害者,尽早应用保肝治疗,还可给解毒药二巯基丙磺酸钠。鹿花菌毒素可用维生素B25mg/kg治疗。⑥严重毒蕈中毒,可用抗蕈毒血清(注射前先做皮肤试验)。必要时用透析疗法,血液灌流对毒伞菌有效。⑦对症治疗。

二、曼陀罗及莨菪中毒

首先应催吐,然后用1g/kg 活性炭加水成混悬液灌入胃中,内服硫酸钠(本类药延缓肠蠕动,故不用镁盐泻剂)。中毒时间长者可用生理盐水做高位洗肠。同时应进行输液及对症治疗。对躁狂者须专人护理以防意外,并应给以足量的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硫喷妥钠等,但忌用吗啡或长效巴比妥类,以防增加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对于中毒引起中枢神经抑制的病人,应给氧吸入并作人工呼吸。高热者可用退热剂,亦可用温水浴,因能使肌肉松弛及出汗,可增加排泄。

对惊厥昏迷的重症病儿可肌注新斯的明,每次0.04mg/kg,每3~4小时1次。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为阿托品的对抗药,用以治疗本症最为相宜。但是因阿托品吸收的多少很难判定,所以匹罗卡品需用多少也无标准。此药当用小量,小儿每次用0.1mg/kg,皮下或肌注,每隔15分钟注射1次,至症状减轻为止。水杨酸毒扁豆碱1~2mg 皮下注射,每15~30分钟1次。均有对抗阿托品的作用。

三、含氰甙果仁及氰化物中毒

      1.一般处理

食入含氰果仁如症状较轻,则即催吐,洗胃可用1∶5000 高锰酸钾、5%硫代硫酸钠或1%~3%过氧化氢。重症不进行催吐、洗胃,而是迅速应用解毒剂急救,保持体温,尽早供氧,镇惊止痉,在必要时持续人工呼吸直至呼吸恢复为止。同时进行静脉输液,维持血压等对症治疗。一旦确诊,应尽快应用特效解毒药。

     2.特效疗法

特效解毒药有:①硫代硫酸钠:是利用其中之硫与CN结合成无毒的硫氰化物,由肾脏排出;②亚硝酸盐类: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夺取CN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减少CN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结合,恢复细胞呼吸,起到缓解中毒的作用。由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仍将解离,放出CN。若中毒不重,陆续解离出的CN可被机体自身转变为无毒的硫氰化物,排出体外;若中毒较重,仍需再用硫代硫酸钠;③美蓝:大剂量注射亦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且美蓝含硫原子,故有解毒作用;④四‐二甲氨基酚(4‐DMAP)是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用后继用硫代硫酸钠,但不用亚硝酸钠,副作用小;⑤含钴的化合物:钴与氰离子生成无毒的氰钴化物,且钴与氰的亲和力大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与氰的亲和力,所以含钴的化合物如羟钴胺(与氰生成氰钴胺即维生素B12)、依地酸二钴(Co2EDTA)、氯化钴也是氰酸中毒的有效解毒剂。

    (1)轻度中毒时

应用亚硝酸钠10mg/kg、硫代硫酸钠25%的溶液1.6ml/kg、四‐二甲氨基酚10%溶液2ml 肌注(儿童酌减),或美蓝四者中任何一种均可。也可用羟钴胺、氯化钴。

    (2)重度中毒时

为了争取时间,应立即给吸入亚硝酸戊酯,将安瓿包于纱布内压碎,每隔1~2分钟吸入15~30秒,此时尽快配制1%亚硝酸钠溶液依年龄大小用10~25ml(或10mg/kg),由静脉每分钟注入3~5ml(注射时应备有肾上腺素在旁,密切注意血压,如血压下降即肌注肾上腺素,血压明显下降时应暂停注亚硝酸钠)。或用1%美蓝每次10mg/kg(即每次1%溶液1ml/kg),加25%~50%葡萄糖20ml 静脉注射,注射时观察口唇,出现暗紫发绀即可停药。然后再用25%硫代硫酸钠的溶液1.6ml/kg,于10~20分钟内静脉缓慢注入;10%四‐二甲氨基酚2ml 肌注(儿童酌减),继以25%硫代硫酸钠溶液1.6ml/kg 静注。注射后如果氰中毒症状未消或以后症状反复,可重复上述药物一次,剂量减半。但应注意:亚硝酸钠、美蓝和硫代硫酸钠用量过大都可引起中毒,注射时应格外细心,严密观察病人,防止过量中毒。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第7版,978-7-117-05093-4
上一篇:真菌性食物中毒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