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角膜形态异常
角膜形态异常
类型

(一)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是最常见的角膜形态异常性角膜病,在出现症状以前,应用裂隙灯及角膜曲率计难以进行早期诊断,角膜地形图系统的应用,使临床早期诊断圆锥角膜成为可能。圆锥角膜的地形图诊断指标很多,各种角膜地形图系统均设计了不同的圆锥角膜诊断指数用于其诊断。总的来说,圆锥角膜角膜地形诊断指标主要为[5]:①角膜曲率较正常明显增加;②同一个体双眼角膜曲率差值大;③下方角膜曲率较上方角膜曲率增加。临床及角膜地形图研究表明,圆锥角膜的角膜曲率增加的部位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早期角膜隆起的部位常位于颞下方及下方角膜,随着疾病的发展,角膜隆起逐渐影响到鼻下方、颞侧、颞上方,最后影响到上方及鼻上方。彩色插页中图2‐18‐8为圆锥角膜的地形图,显示其角膜曲率明显增加,角膜高度地形图清楚显示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在许多病例,角膜屈光地形图与角膜高度地形图所显示的锥的位置不同,角膜曲率地形图显示的是角膜屈光力最大处,以此处作为锥顶,而一些病例的锥顶角膜屈光力并不一定是最大的。因而在某些病例,根据角膜屈光力图形所估计的锥的大小及位置,与真正锥的大小不吻合。而角膜高度地形图则显示了角膜锥的真正位置。

圆锥角膜的另一改变为,角膜中央及旁中央较正常人明显变薄,因而角膜厚度也用于圆锥角膜的诊断。圆锥角膜的角膜厚度指数设计为:角膜周边厚度与中央厚度的比率,与正常人相比,圆锥角膜的厚度指数明显升高。应用此指数可使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率进一步提高。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由于其可提供更多的参数供临床分析,因而其在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中十分重要。Orbscan角膜地形图仪同时可获取角膜后表面的地形,因而它对角膜后圆锥具有诊断意义,目前它已成为早期诊断角膜后圆锥的最主要检测仪器。角膜后圆锥表现为角膜前表面曲率及高度正常,而角膜后表面呈锥状向前突起。

    (二)角膜变薄

    角膜上皮及角膜内皮共同维持角膜的相对脱水状态以维持正常视功能。如角膜上皮或角膜内皮功能异常则常导致角膜水肿、角膜增厚。角膜溃疡或干眼等疾病则常导致角膜变薄。正常角膜厚度如前所述,角膜中央平均约厚0.56mm,少数正常人角膜厚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加,还有一些正常人角膜较薄,角膜中央可薄到0.50mm左右。判断角膜厚度是否正常,除了检测角膜厚度的数值以外,还应结合临床检查进行全面考虑。一般来说如视功能正常;也无眼不适感,即使角膜厚度值超过正常范围,也不应考虑角膜厚度异常。角膜厚度的异常可同时存在角膜的形态异常,如角膜的曲率异常或角膜表面的规则性改变,也有一些患者角膜的形态及表面的规则性无异常。在目前所有的角膜地形图系统中,仅Orbscan角膜地形图仪具有同时检测角膜厚度的功能,此功能在某些临床病例,特别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病例筛选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如对角膜变薄患者行PRK或Lasik手术,将可能导致术后角膜向前突出等并发症。

    许多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有戴角膜接触镜的历史。以前的研究发现,配戴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的形态及厚度有较大的影响。在戴角膜接触镜早期,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均增加,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将导致角膜厚度减小,角膜曲率增加及角膜表面不规则性增加[6]。这种影响随着戴角膜接触镜的时间及种类不同,时间愈长或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对其影响愈大。彩色插页中图2‐18‐9显示了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厚度的影响,图A为正常角膜,图B为戴软性角膜接触镜5年的患者,图C为戴软性角膜接触镜15年的患者,图D为戴硬性角膜接触镜5年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15的患者。因而对长期戴角膜接触镜患者尤其是戴硬性角膜接触镜患者准备施行角膜屈光手术前检测角膜厚度十分重要。它可避免因手术后角膜太薄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
于刚;吴倩
来源
上一篇:结膜滤泡症 下一篇:圆锥角膜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