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orticollis
斜颈(torticollis)一般指先天性肌性斜颈,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头向一侧偏斜的病症(图1)。

图1 先天性斜颈
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与变短。但引起此肌纤维化的真正原因通常认为系胎儿颈部在宫内扭转,又因宫内体位限制至分娩导致胸锁乳突肌缺血、水肿以致纤维化和挛缩。
(1)早期病变:胸锁乳突肌内肿物,肉眼观察是一软性纤维瘤。显微镜下肿物系由致密的纤维组织组成,没有出血与含铁血黄素的残迹。
(2)晚期病变:肿物已消失,自胸锁乳突肌切下组织的镜下所见为肌肉组织被纤维组织所替代,肌细胞凋亡增多。
对先天性肌性斜颈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行主动生活矫正。这要比过去提倡的反向牵拉颈部更为安全有效,约90%的病例在生后两年内能得到矫正。
主动生活矫正方法内容有三,应逐一向患儿家长解释清楚,因都要依靠家长来付诸实施。
1.每次喂奶、饮水时都从斜颈的患侧方向给予;尽可能多地用声音和彩色玩具引导患儿主动向患侧转头。
2.在卧床时,坚持健侧靠墙,这样可利用室内环境中家人走动、讲话等声响起到引诱患儿的头转向患侧的动作,从而达到主动牵动治疗的目的。
3.待生后5个月时,白天让患儿试行伏卧,如观察到患儿确能较长时间抬头玩耍,不致堵嘴而影响呼吸,此时说明颈后伸肌群有力,可让患儿在夜间伏卧位睡觉。如此,患儿必定会将头颈转向两侧入睡,轮替休息。在下颌转向健侧时纵然不起矫正牵动作用,但每次转向患侧时就可以收到矫正效果。
少数对保守疗法无效或被延误的2岁以上患儿,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矫正外观畸形,改善颈部的伸展和旋转功能。对12岁以上的患儿即便手术治疗,面部的不对称也很难恢复。常选择的手术方式为切断或部分切除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对6岁以上的患儿或者挛缩严重的患儿还需要切断乳突头肌腱。术后要佩带矫形器械——反向石膏矫枉过正位至少6周,在伤口愈合后继续采用伸展治疗,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