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先天性中胚叶肾瘤
先天性中胚叶肾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

中文别名 :胎儿错构瘤;婴儿间叶性错构瘤

英文别名
fetal hamartoma
概述

先天性中胚叶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也称胎儿肾错构瘤、平滑肌错构瘤和婴儿间叶性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纯间叶性错构瘤,1967年由Bolande等首次报道。CMN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儿早期,男性多见,平均年龄3.5个月,生后3个月内的小儿肾肿瘤几乎全部都是中胚叶肾瘤。

病理学

病理上肿瘤多发生在肾内,瘤体较大、质硬,包膜完整,直径6~20cm,并代替大部分的正常肾脏,甚至占据整个肾实质。剖面观肿瘤为灰白色或淡黄色,很少见到肿瘤向外浸润。组织学上主要分为两型:平滑肌瘤型和细胞型。肿瘤坏死和核分裂象多少并不能很好地判断CMN的预后和恶性程度。

辅助检查

1﹒超声

瘤体声像图表现多样,可为均质低回声或混杂的不均匀囊变。肿瘤通常较大,呈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有完整的包膜,当肿瘤发生出血和坏死时,回声类似Wilms瘤。其内可见多条纤细的分隔,呈多房结构。肿瘤内也可见更低回声区,类似坏死液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周边丰富的“抱球样”动脉血流信号。

2﹒CT

平扫显示肾内单个巨大低密度肿块,患肾变形、增大,常侵犯肾窦并取代大部分肾实质及集合系统,周围肾实质受压,60%可见囊变,呈低密度,可有包膜下积液。瘤内小钙化多见,个别病例可含有脂肪成分。由于肿块内含有肾组织(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或尿液,CT增强扫描时可见对比剂排泌进入肿瘤内部,表现为斑片状强化灶,上述表现多见于平滑肌瘤型。

3﹒MRI

瘤体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如肿瘤含脂肪成分,其内可见局灶性T1WI高信号。坏死、囊变区,呈不均匀T2高信号。增强扫描,瘤体内见小斑片状强化(图4‐8‐6)。MRI易低估肿瘤的真正浸润范围。

图4‐8‐6 右肾先天性中胚叶肾瘤

a~b﹒MRI平扫T1WI和T2WI见右肾巨大混杂信号肿物影,边界清晰;c~d﹒MRI增强检查见右肾肿物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先天性中胚叶肾瘤治疗主要为完整的肾脏切除,大多可获得理想结果。Beckwith建议对术中破溃或局部有残留者,或发病年龄大于3个月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如肾母细胞瘤预后良好型相同的化疗方案。但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要以1/3或减半量化疗,以避免化疗并发症致死。

作者
黄澄如;孙宁
来源
中华影像医学.儿科影像卷,第1版,978-7-117-12697-7
小儿肿瘤外科学,第1版,978-7-117-11391-5
下一篇:恶性横纹肌样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