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epidermal cyst;dermoid cysts
中文别名 :角质囊肿;表皮样囊肿
表皮囊肿(epidermal cyst)又称角质囊肿、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囊壁由表皮构成,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
皮样囊肿(dermoid cysts)是沿胚胎闭合线分布,由分离的表皮细胞形成的囊腔结构,通常表现为孤立、境界清楚的皮下结节。
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病变,两种囊肿在病理学结构上稍有区别,但临床上基本是一种疾病,组织来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基本相同,可能是胚胎时期表面上皮的残余物被夹在骨缝里,病变不断脱落形成囊肿。
1.表皮囊肿
组织病理:囊肿位于真皮,囊壁上皮与表皮组织或毛囊漏斗部上皮相似,由外向里依次为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和颗粒层,囊腔内充满角质,有时可见一些角化不全细胞。
2.皮样囊肿
囊肿通常位于皮下,囊壁衬里为包含各种成熟的附属器结构的假复层鳞状上皮,包括毛囊和皮脂腺,囊腔内见毛干。
超声检查
病变边界清楚,由于病变起自骨膜下,与骨壁邻近处常因骨质被侵及,造成骨壁凹凸不平,显示病变后界呈波浪状,这是眼眶皮样囊肿的典型超声特征。
如囊肿内容物为液体,则显示为典型的囊肿特征,即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的液性无回声区。如病变内既有液体又有油质及脱落上皮团,则显示为囊实混合性回声,上方是液性暗区,因油质及脱落上皮团较重而沉积在病变的下方,表现为实性弱回声,病变后界呈波浪状。当变动体位后,液性暗区位置发生改变。如囊肿内容物几乎都是油质及脱落上皮团,则表现为实性肿块(图2,图3)。
多普勒检测:肿块内无血流信号。

图2 女,45岁,左眼眶外侧表皮囊肿
A、B﹒左眼眶外侧囊实混合性肿块,无血流信号;C、D﹒注入造影剂后肿块无增强

图3眼眶表皮囊肿2例
A.左眼眶外侧囊实性肿块;B.肿块内无血流信号;C、D.眼眶外侧混合性肿块,边界清楚
1.皮下囊肿
表皮样囊肿,无法自愈,且有继发感染或恶变可能,因此要持积极的态度,择期手术切除。术中小心勿将囊肿弄破,以免复发和继发感染。如已发生感染,则应根据情况处理。若感染只限于囊肿之内,囊内容物未完全液化,周围炎症反应不重,亦可将肿瘤切除,若囊内容物为脓液,则应切开引流,待愈后2~3个月再行切除术。
2.皮样囊肿
应采用手术完整切除。如手术遗留部分囊壁,必导致复发。因此,手术前要了解囊肿的大小、深度、范围。手术中尽量整个、完全摘除,必要时应咬去部分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