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嘌呤代谢异常
嘌呤代谢异常
概述

嘌呤代谢异常(purine metabolic disorders)在小儿时期主要见于 Lesch-Nyhan综合征(Lesch-Nyhan syndrome)。Lesch-Nyhan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见于男孩。国内于1979年首次报道。

发病机制

本病的基本生化异常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 or HPRT)的缺陷。正常时HPRT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在脑的基底节内活性较高。本酶的功能是使磷酸核糖基转移到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分别形成次黄嘌呤苷酸(inosinic acid,IMP)和鸟苷酸(guanylic acid,GMP)。IMP和GMP对于嘌呤的合成有反馈抑制作用。患病者由于HPRT缺陷,IMP和GMP合成减少,对嘌呤合成的抑制作用降低,嘌呤合成增多,致使其终末产物尿酸大量蓄积体内,出现高尿酸血症。HPRT的部分缺陷表现为痛风,完全缺失则表现为Lesch-Nyhan综合征。本病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几乎完全丧失,推测D1多巴胺拮抗因子可能与本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尤其是自残行为有关。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对于尿酸过高的患者可口服别嘌呤醇(allopurinol),使血清尿酸维持在179μmol/L(3mg/ dl)以下,预防肾结石,改进肾功能,但对神经系统症状无效。开始剂量为2~5mg/kg/d,再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年长患儿可用到每日200~400mg。对患儿应加强护理,保证营养,防止自残,进行必要的约束。酶代替疗法未取得明显效果。基因治疗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作者
秦炯;左启华;杨艳玲
来源
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第7版,978-7-117-05093-4
下一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