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gangliosidosis
中文别名 :Gaucher病
神经节苷脂沉积病(gangliosidosis)为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神经节苷脂类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内,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部分,在神经细胞中含量最高。人脑内含有多种不同结构的神经节苷脂,其中GM1是最主要的一种。神经节苷脂水解代谢中不同酶的缺乏引起不同物质在神经组织中的沉积而致病,根据酶缺乏的不同分为GM1、GM2和GM3节苷脂沉积病。
1.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
GM1需在溶酶体中经酸性β-半乳糖苷酶作用降解,编码酸性β-半乳糖苷酶的GLB1基因位于3p21.33,GLB1基因突变导致β-半乳糖苷酶缺陷,造成GM1神经节苷脂降解障碍,在溶酶体中沉积,导致细胞和脏器损害。本病是一种罕见的溶酶体病,1959年Norman报告了首例婴儿型患儿,随后本症的发病机制逐步阐明,1965年被确定为一种新型先天代谢性疾病,迄今世界各国陆续报告了婴儿至成年起病的多种表型。
2.GM2节苷脂沉积病
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最初由英国眼科学者Tay和美国Sachs描述,故称为Tay-Sachs病(现已归为本病的婴儿型)。本病是由于溶酶体β-氨基己糖苷酶(Hex)缺乏,导致GM2分子结合的N-乙酰半乳糖(NANA)不能被水解脱离,造成GM2神经节苷脂降解障碍而在中枢神经系统沉积。
本病是由于缺乏Hex所致,该酶有2种同工酶,即Hex A和B,二者均由2条多肽链组成:Hex A为α和β2条多肽链(α,β),Hex B则为2条β肽链(β,β),所以仅α链的缺陷只影响A酶的活性,而β链的缺陷对A、B酶都有影响。α和β肽链的编码基因分别位于15q23-q24和5q13。Hex A和B均能水解糖蛋白和糖脂,但只有Hex A能水解GM2神经节苷脂,且必须依赖GM2激活蛋白(GM2A基因的表达产物)。因此Hex A、Hex B、GM2A任一基因突变均可引起相应的酶缺陷,从而使GM2神经节苷脂降解障碍而在细胞内堆积,即为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
3.GM3神经节苷脂病
本病较为少见,系N-乙酰基氨基半乳糖基转移酶(N-acetyl galactosaminyl transferase)缺乏所致。GM3合成GM2和GM1时需N-乙酰基氨基半乳糖基转移酶的参与。当该酶缺乏时,脑内GM1、GM2神经节苷脂合成障碍,而GM3增多。肝内GM3也增多,中枢神经系统呈广泛的多发性海绵样变性。
1.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
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不良,发病越早进展越快。通过抗惊厥药物等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部分患儿症状可暂时缓解,随着神经系统损害的进展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反复呼吸道感染,多数患儿死于肺炎等并发症。骨髓移植、基因治疗、底物消除治疗等尚在研究中。
2.GM2节苷脂沉积病
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酶替代疗法、骨髓移植及基因疗法正在试用阶段。
3.GM3神经节苷脂病
多在婴儿期死于肺炎。
1.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
通过胎盘绒毛细胞、羊水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可进行本病的产前诊断,减少患儿的出生。通过婚前基因筛查,避免杂合子婚配,可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2.GM2节苷脂沉积病
产前诊断主要依赖羊水细胞酶活性测定。尽早发现,及时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