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familial hyperbetalipoproteinemia

概述

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儿童时期高脂蛋白血症最常见的类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患者以血液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明显增高为特点,发病机制是患者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突变,使LDLR数目减少或缺如,影响LDLR与LDL的结合,造成血浆胆固醇浓度增高并过多淤积在组织内。人类LDLR基因位于19q13.2-13.3,长度45kb,18个外显子和17个内含子。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有400多种LDLR基因突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出了外显子13发生Ala606→Thr纯合子突变,即编码LDLR第606位的丙氨酸被一个苏氨酸替换的患者,为中国大陆首次报道。

在欧美等国杂合子的患病率约为1/500,纯合子为1/百万。本病多有明显的家族史,父或母中至少1人有高胆固醇血症,父母系中有的成员于50岁前死于心肌梗死。纯合子的症状较重,多以黄色瘤为最早发现的症状,多见于眼睑、肌腱,尤以跟腱为多见,皮下黄色瘤可见于肘、膝和臀部。角膜老人环亦较多见,30岁以前可出现冠状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发展很快。杂合子患者在动脉硬化出现前可无其他症状,多在筛查中发现。

家族性载脂蛋白 B100缺陷(familial defective apolipoprotein B100,FDB):发病率在欧洲和北美洲大约为1/700,FDB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在编码3500的精氨酸被谷酰胺酸替代。临床表现和治疗与杂合子高脂蛋白血症相同,实验室检查LDL增高,甘油三酯浓度正常。

辅助检查

总胆固醇高,儿童时期任何年龄胆固醇高于240mg/dl即不正常,纯合子患者多可高达500mg/dl以上,甚至高至1200mg/dl。脐血即可有胆固醇增高,北京儿童医院1例11个月患儿胆固醇高达637mg/dl,甘油三酯正常,磷脂轻度增高,电泳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增多。

治疗

1.饮食治疗

限制脂肪入量,总热量中由脂肪供给的热量应减至20%以下,由于多链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肝内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故应以多链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油酰酸、大豆油、玉米油等),比限制胆固醇入量更为重要。

2.药物治疗

降低血胆固醇的药物,如胆固酰胺(cholestyramine)又称消胆胺,是一种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能与胆酸结合,影响肝肠循环,增加胆固醇与胆酸排出,使血胆固醇下降。剂量为 0.3g/ (kg·d),口服,但此药味道难吃,且能致脂肪痢,有些病例服用后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反馈作用,反而使胆固醇升高。长期服用还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应补充维生素A、D、E、K等。安妥明即去脂乙酯(clofibrate),该药能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从而使胆固醇的合成受到影响。始量为1g/(m2·d),分3~4次口服,逐渐加量至最小耐受量。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偶出现粒细胞减少,肌痛和轻度肝功能损害。尚可服用烟酸0.15mg/(kg·d)和对氨基水杨酸(PAS)150mg/(kg·d),可长期使用,副作用有轻度胃肠道症状。对杂合子患者有一定疗效,纯合子患者由于早期出现冠状动脉硬化,预后不佳。

3.基因治疗

主要针对纯合子患者,目前国外已有报道,通过肝活检已证实了LDLR转基因表达,2例患者LDL浓度下降,分别下降为17%和22%,但LDL浓度在其他3例中无变化。此疗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
倪桂臣;胡亚美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第8版,978-7-117-19978-0,2015.03
上一篇:家族性高乳糜粒血症 下一篇:Ⅱb型高脂血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