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amilial chylomicronemia syndrome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familial chylomicronemia syndrome,FCS)是一种导致血脂异常升高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两种不同的遗传缺陷导致: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MIM 238600)缺陷或载脂蛋白C-Ⅱ(apoC-Ⅱ,MIM 207750)缺陷,其中LPL缺陷常见。该病于1932年由Burger and Grutz首次报道,1957年Boggs在近亲结婚的家庭中发现3名患者,在限制脂肪的摄入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迅速降至正常范围,从而证实此病是由于体内脂肪的代谢缺陷导致遗传性疾病;1960、1978年分别由Havel和 Breckenridge等人确认该病是由LPL及apoC-Ⅱ的缺陷导致。2008年,荷兰Erik等人采用一种携带LPL基因的病毒载体治疗本病,取得成功。
由于血管内皮细胞脂蛋白酶遗传性缺乏或甘油三酯结合到特异性apo‐蛋白,加上外源性脂肪摄入,继发乳糜微粒代谢障碍,结果引起乳糜粒积累,血清中水平升高,组织中甘油三酯沉积。
该病十分罕见,在人群中患病率为百万分之一,但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发生率较高,该地区的法裔加拿大人群基因携带率高达1/85~1/40,患病率为1/6382。我国未见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偶见散发病例报道。
LPL是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关键酶,apo CⅡ作为LPL的必需激活因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激活LPL,将血浆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供组织利用。本病是由于LPL及apo C-Ⅱ基因突变,导致体内脂蛋白脂酶或apoCⅡ活性显著降低或完全缺乏,使得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障碍,造成体内乳糜微粒蓄积。
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是一种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直径80~500nm的脂质小滴,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和载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合成及代谢途径如下:食物中的脂类在细胞滑面内质网上经再酯化后与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载脂蛋白构成新生的CM,经高尔基复合体分泌到细胞外,进入淋巴循环最终进入血液。新生CM入血后,被修饰成为成熟的CM,成熟CM上的apoCⅡ可激活存在于脂肪组织、心脏和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外表面的LPL,LPL催化CM中甘油三酯水解为单甘油脂肪酸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被心脏、肌肉等组织摄取而利用,甘油则进入肝脏用于糖异生,胆固醇酯分解为胆固醇和脂肪酸,进而可被肝脏利用或分解,完成最终代谢。因此,CM代谢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外源性甘油三酯转运至脂肪、心和肌肉等肝外组织而利用,同时将食物中外源性胆固醇转运至肝脏。
FCS患者血液中大量的乳糜微粒栓子极易阻塞胰腺的毛细血管,引起局限性胰岛细胞坏死。炎症过程释放的胰腺酶类,可产生自身溶解,并发坏死性胰腺炎。血液中乳糜微粒显著升高,导致血管内大量脂质沉积,微血管内血流缓慢,出现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此同时,肝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乳糜微粒的消化异常可导致肝脏肿大。
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与LPL基因及APOC2基因的缺陷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LPL基因缺陷,apo C-Ⅱ基因缺陷相对少见,还有极少数患者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 (GPIHBP1)缺陷导致。LPL基因位于8p22,包含10个外显子,目前已有221种突变被报道,其中75%突变位于第5~6外显子,其次是位于第3、4、8外显子,最常见的突变为Gly188Glu。APOC2基因位于19q13.2,包含4个外显子,突变主要位于第2、3外显子;GPIHBP1基因位于8q24.3,仅见1例错义纯合突变(c.344A→C,Q115P)报道。
1. 血甘油三酯(TG)升高为主,TG>1000mg/dl(10mmol/L),可达到2000~4000mg/dl,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或降低。
2. 脂蛋白酶定量分析,电泳分类法可见乳糜微粒条带深染。
3. 黄色瘤组织活检,可见成串的巨噬细胞,其中包含有大量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
4. 基因诊断 LPL及APOC2基因突变分析可明确诊断。
1. 一般治疗
以饮食疗法为主,低脂饮食,控制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10%左右),以中链脂肪酸为主[但不能超过0.5g/(kg·d)],来维持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少于2000mg/dl,避免服用可能引起血脂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雌激素、β-肾上腺素阻断剂等。
2. 药物治疗
无特效药治疗。2012年11月,本病的基因治疗药物Glybera正式通过欧盟委员会的审批,成为首个获批的基因治疗药物。
1. 避免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可增加患病风险。
2. 曾经生育过本病患儿的父母,再次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咨询,对先证者及父母进行基因诊断,再次生育前进行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