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ongenital lactase deficiency

作者
顾学范
概述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congenital lactase deficiency,MIM 223000),因乳糖酶缺乏,不能消化和代谢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导致发生非感染性腹泻。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罕见。

发病机制

婴儿饮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其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小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是分泌乳糖酶的地方,乳糖酶缺陷使乳品中的乳糖不能降解,被肠道菌群酵解成乳酸等有机酸,并在肠道生成大量氮气、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腹胀,刺激肠壁造成水样便腹泻,大便含有糖分并呈酸性(pH<5.6)。

遗传学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LCT定位于2q21.3,已发现有20余种不同类型的突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1.大便常规化验和还原糖测定,还原糖为阳性,同时粪便pH<5.5。

2.小肠黏膜活检,测定其匀浆的酶活力。本方法最直接也最可靠,但可行性差,不宜在婴儿中进行。

3.基因诊断。

治疗

婴儿采用无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粉或者食品替代。满3个月以后的患儿提早加谷类或麦类食品。急性期伴脱水时首先静脉或口服补充液体,然后采用无乳糖奶粉饮食。

来源
临床遗传代谢病,第1版,978-7-117-20728-7
上一篇:遗传性果糖不耐症 下一篇:先天性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