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单亲二体及亲代印迹疾病
单亲二体及亲代印迹疾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Uniparental disomy and parental imprinting diseases

概述

单亲二体(uniparental disomy,UPD)即某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均来自父母之一方。正常情况下,人类每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在父母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有些同源染色体或区段所载基因受到修饰,即印迹(imprint‐ing),或称基因组印迹(qenomic imprinting),亲代印迹(parental imprintig)。亲代印迹的原因及机制尚未查明,但发现与甲基化有关,经印迹的染色体或区段及其所载基因失活,使父母源染色体间存在着功能差异。当某对印迹的染色体或片段都来自父母一方,或一方被另一方同源部位所取代时,则成为单亲二体。成活者将呈现病状,而且在父源或母源上,病状有明显差异。整套染色体的单亲二体均导致胚胎死亡,父源者呈葡萄状胎块,母源者呈畸胎瘤样体。已发现涉及亲代印迹的染色体单亲二体,母源者有2,7,14及15;父源者有6,11,15及20等染色体。由于这种单亲二体发生在同源染色体或部位上,不造成染色体数目或肉眼可见的结构畸变,这类患者诊断上,常规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不能查出,需选用检测DNA异常甲基化,父母个体间多态性变异等分子诊断方法进行。

组成单亲二体的一对染色体来源可不同,若都来自同一亲源的同一条染色体时,为单亲同二体(isodisomy),组成于同一亲源的同源染色体时,为单亲异二体(heterodisoy)。单亲同二体可导致该染色体上所携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而出现该隐性遗传病。由于每人所携隐性致病基因仅约5至8种,而隐性致病基因至少达数千种。在人群随机婚配中,父母共同携带一种以上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某个体出现两种以上隐性遗传病时,应考虑该个体是否为单亲同二体的可能。目前已报道一些隐性遗传病可起因于单亲二体,如α和β地中海贫血,Bloom综合征,软骨毛发发育不全及囊性纤维病等。

单亲二体还可起自染色体三体。通常这些染色体的全部三体是致死的,能存活者多是其一细胞系中丢失了多余的一条染色体成为二体的嵌合三体,此时的二体大约三分之一是单亲二体。因此,当产前诊断为嵌合型三体时,应进一步检查:其二体细胞系是否是单亲二体;涉及的染色体是否有亲代印迹;是否会伴随病状。应注意这种二体细胞系可能增生超过并掩盖三体细胞系,使三体细胞不能查出。因此,对可疑嵌合三体患儿,应在其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的组织细胞中检测,可能检出残留的三体细胞系,做出正确诊断。

病因学

1.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简称Prader-Willi 综合征)

 大约25%患儿起自基因印迹的15号染色体15q11‐q13区段母源单亲二体。与起自该区段父源单亲二体的Angelman综合征为最早发现基因印迹及单亲二体的经典病种。本病还可起自父源15号染色体该区段的缺失,即del(15q11‐q13)pat。两种起因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

2.快乐木偶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简称Angelman综合征)

 约2%~20%患儿起因于第15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至1区3带15q11‐q13区段父源单亲二体,与Prader‐Willi综合征母源单亲二体部位相同。还可起自该区段母源染色体缺失,即del(15q11‐q13)mat。

3.贝-维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起自基因印迹的11号染色体11p15.5区段基因印迹的异常,如部分基因突变,丢失印迹甲基化或为父源单亲二体。其生长发育不对称多起因于单亲二体的嵌合型。病变严重的器官中,单亲二体细胞所占比例增高。本病易患胚性肿瘤多与单亲二体或调控印迹的因素缺陷有关。

4.拉塞尔–西尔弗征(Russell-Silver syndrome,Russell-Silver综合征)

约10%患儿起因于基因印迹的7号染色体母源性单亲二体。研究发现7p11‐p13及7p31‐qter两区段内调控生长的基因印迹异常是导致本综合征的一个原因。其他发病因素尚待研究。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Prader‐willi综合征

针对性腺发育不全,青春期宜采用睾丸素替代法治疗。 

2.Beckwith‐Weidemann综合征

 约半数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可用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治疗持续1~4个月。舌巨大可使喂养困难及呼吸受阻,宜侧卧。并应慎密观察腹部内脏肿瘤的发生,及时治疗。

3.Russell‐Silver综合征

 主要针对生长发育迟缓,采用生物合成人类生长激素治疗可改善最终身高。

预防

Russell‐Silver综合征均表现有明显的发育、形态及功能的异常,应预防再现。患儿母亲再次妊娠时应进行产前诊断,减少患儿出生。

作者
潘虹;穆莹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第7版,978-7-117-05093-4
上一篇: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