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goiter;thyroid enlargement
正常成人甲状腺平均重量为15~25g,分左右两叶和峡部,位于喉及气管前下方,每叶约5cm长,最大横径和前后径分别约为3cm和2cm。峡部连接两侧叶的下部,其横径和上下径约1.25cm。当甲状腺重量超过35g时,视诊即能发现甲状腺的外形。显著消瘦的人,可以看到比较突出的甲状腺。甲状腺肿大可分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即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者即为Ⅲ度。
甲状腺肿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肿大程度与病情不一定成比例。甲状腺肿大可以是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孤立性结节最常见于良性腺瘤或胶质性结节。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常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并保持正常的甲状腺外形。不规则的或局限性甲状腺肿大,则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放射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腺瘤的轮廓清楚、表面平滑、呈球形、触之有弹性感。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腺体较软,后者常有震颤及血管杂音。甲状腺癌、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腺体则较硬实。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则坚硬如石。
1.根据甲状腺肿的发生是否有区域聚集性,可分为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和散发性甲状腺肿(sporadic goiter)。
2.根据甲状腺肿是否存在结节,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和弥漫性甲状腺肿(diffuse goiter)。
3.根据甲状腺肿是否伴有功能亢进,分为毒性甲状腺肿(toxic goiter)和非毒性甲状腺肿(nontoxic goiter)。
此外,甲状腺肿的诊断还需区分肿大的甲状腺是否伴有疼痛,如痛性甲状腺肿常见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如侵犯或压迫神经也可引起疼痛;其他原因的甲状腺肿一般无疼痛。结节性甲状腺肿又可为单个(单发性)或多个(多发性)。
甲状腺肿的质地和形态:甲状腺肿大可分为弥漫型、结节型和混合型。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者多数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并保持正常的甲状腺外形,除了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的质地较坚硬外,一般腺体的质地较软;结节型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等则呈不规则的或局限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的轮廓清楚,表面平滑呈球形,触之有弹性感,而甲状腺癌则较硬实、表面不平滑。
1.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反映甲状腺功能的血清激素包括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它的异常说明已经存在显性甲状腺功能的病变。血清T3、T4受到甲状腺激素球蛋白(TBG)浓度的影响,FT3、FT4直接反映活性甲状腺激素(生物效应的主要部分),且不受TBG的影响,更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是目前临床甲状腺功能的疾病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观察最常用的指标。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轴
(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
随着检测技术水平的发展,TSH测定方法在灵敏度上有大幅度提高,在T3、T4变化之前TSH(超敏TSH,uTSH)已经改变了。使TSH在人群中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时,能更有效地筛查出甲亢,尤其是亚临床甲亢的异常,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最敏感的指标。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
反映垂体TSH分泌细胞的储备功能和对TRH的敏感性。临床上可作为甲亢或甲减的病因鉴别诊断。
3.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
(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TPOAb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标志性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金标准。虽然不是AITD的诱因或致病始动因子,但它反映着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的存在,但与AITD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2)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TgAb也是AITD的标志性抗体,往往伴随TPOAb同时出现。甲状腺球蛋白(Tg):反映甲状腺滤泡是否破坏的指标。
(3)TSH受体抗体(TRAb)
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包括TSH受体刺激性抗体(TSAb)、TSH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和TSH受体结合抑制免疫球蛋白(TBII)。狭义的TRAb仅指TBII,临床上通常测定TBII代替TSAb。TSAb可作为判断Graves病的进展或预测复发的作用,以及治疗后停药的重要指标。
4.放射性核素的甲状腺功能和显像检查
主要包括131碘摄取率和甲状腺核素静态显像,随着甲状腺激素特别是TSH测定方法的进步,131碘摄取率已经不再作为诊断甲亢和甲减的常规指标。目前主要用于甲亢所致的甲状腺毒症和炎症所致的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甲状腺核素静态显像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甲状腺131I摄取率
应用范围包括:①计算131I治疗甲亢时需要的活度;②Graves病和破坏性甲状腺毒症(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所致的高甲状腺激素血症的鉴别病因。亚急性甲状腺炎因甲状腺滤泡遭受炎性破坏而出现甲状腺摄131I能力明显减低,同时有FT3、TT3、FT4、TT4升高以及TSH减低,呈摄131I能力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离现象;③非毒性甲状腺肿与Graves病的鉴别,前者甲状腺摄131I率因缺碘可升高,但高峰不前移,后者高峰前移。
(2)甲状腺核素静态显像
通过显像可显示甲状腺位置、大小、形态及放射性分布状况,以及了解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局部功能状态。正常甲状腺图像:甲状腺双叶呈蝴蝶状,叶内放射性分布均匀,双叶上极因甲状腺组织较薄,放射性分布略有些稀疏,峡部一般不显像或其浓集程度明显低于双侧甲状腺叶,偶尔可见到锥状叶。根据甲状腺结节摄取核素能力的不同可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可为结节的鉴别诊断以及异位甲状腺组织的诊断提供信息。
1)热结节
是结节组织摄取核素能力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在结节部位出现放射性浓集,常见于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其显像特点甲状腺失去正常形态,在甲状腺解剖部位见到一个放射性浓集区(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对侧叶未见显像或显像模糊。热结节病理上多为良性自主性腺瘤,甲状腺癌罕见。
2)温结节
指结节组织摄取核素能力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相近,使得结节的放射性分布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无明显差异。它的显像特点双侧叶内核素分布均匀,未见到明显的核素分布稀释区或浓集区。温结节属功能正常,常见于甲状腺腺瘤;也可见于甲状腺癌,多为分化好的甲状腺癌。
3)冷结节
结节部位对核素的摄取能力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因此该部位出现核素分布稀疏区或缺损区。显像特点为甲状腺肿大,形态不完整,其中一叶内可见单一核素分布稀疏区或缺损区,对侧叶核素分布均匀。冷结节是甲状腺腺瘤常见的显像类型,还见于甲状腺囊肿、囊性变、出血、钙化、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在冷结节中,甲状腺癌约占5%~10%。
4)甲状腺亲肿瘤核素显像
在甲状腺静态显像显示肿瘤部位为核素分布稀疏区或缺损区,可再注射亲肿瘤显像剂。若此区域出现核素填充现象时,视为亲肿瘤显像阳性,提示该肿瘤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不同类别的亲肿瘤显像剂阳性提示着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201Tl、99mTc-MIBI显像阳性提示甲状腺分化癌(DTC),其特异性为80%~90%,少部分良性结节也可以显像阳性;99mTc-二巯基丁二酸(DMSA)显像阳性提示甲状腺髓样癌,其灵敏度>80%,特异性100%;99mTc-奥曲肽和131I-间位碘代卞胍(MIBG)可用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
5.甲状腺CT和MRI
可清晰显示甲状腺和甲状腺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当疑诊甲状腺癌时,CT和MRI能了解病变的范围、对气管的侵犯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还可以了解胸腔内甲状腺情况,区别甲状腺和非甲状腺来源的纵隔肿瘤。
6.甲状腺超声检查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显像技术的应用,超声检查可以测量甲状腺的大小,显示其形态是否规则,包膜是否光整,结构是否均匀,内有无结节以及结节的数量、大小、形态、物理性质等。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可展现甲状腺整体及各部的血供情况以推断其功能状态。检查报告应包括结节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结节边缘状态、内部结构、回声形式、血流状况和颈部淋巴结情况。
7.甲状腺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FNAC)
FNAC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分辨良、恶性病变。此外,它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也有很高特异性。FNAC结果:
(1)良性病变(占70%);
(2)恶性病变(占5%~10%);
(3)疑似恶性病变;
(4)大约有5%~15%是因为标本取材不满意而不能诊断的。
超声检查指导下FNAC的指征:触诊不满意的小结节;对囊性和实体性的混合性结节,为确保在实质性部分取样。怀疑结节恶性变者均应进行FNAC检查,手术前FNAC检查有助于术前明确癌症的细胞学类型,制订正确的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