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腺功能低下是指女孩满13岁、男孩满14岁仍无青春期发育;或性发育已经开始,但进展不正常,如女孩从青春期第一个征象开始至月经初潮超过4年半或男孩在睾丸发育后3年半仍未完成青春期发育,应考虑性腺功能低下,需进行性腺功能评估。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任一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导致性腺功能低下。根据病因可将性腺功能低下分为以下四类:体质性生长及青春期发育延迟(constitutional delay of growth and puberty,CD)P)、慢性疾病等潜在因素导致的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下、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不全(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低症(hyper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性发育迟缓同时伴有矮身材时,可能为CDGP。由于缺乏性激素对GH分泌的刺激作用导致GH相对缺乏,引起生长速率降低,患者身高和生长速率沿着或稍低于相应年龄的-2SD。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下多见于过度运动、神经性厌食、营养不良、慢性系统性疾病、精神因素、药物(如事后避孕药、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原发病因去除或原发病治疗好转后,促性腺激素可正常分泌;相反,若问题持续存在,激素治疗相对无效。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下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病变引起Gn分泌减少所致。多见于下丘脑-垂体基因缺陷,如KAL1、DAX1、FGFR1、SF1、Kiss1、HESX1、GNRHR、FSHβ、LHβ、GPR54等基因异常。也可为器质性原因所致,如继发性于鞍上区和垂体的肿瘤、创伤、感染、血管性病变和放射损伤等。颅咽管瘤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生殖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胶质细胞瘤等次之。高Gn型性腺功能低下即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多由于性腺分化发育异常所致。男性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以Klinefelter综合征多见;女性原发性性腺功能不全,多见于Turner综合征。46,XY性腺发育不全、46,XX性腺发育不全、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获得性(包括自身免疫性)性腺功能不全、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也可致高Gn型性腺功能低下。另外,细胞毒性药物,特别是烷化剂和苯肼类可对发育期后的生殖细胞造成永久性损害。肿瘤放疗时,对性腺的直接或间接照射均可能导致性腺功能不足。性功能低下的病因见表1。
表1 性腺功能低下的病因

(1)性激素水平测定
血浆雄激素的水平:出生时,血浆睾酮水平较高;生后1周,由于hCG从血液循环中清除,睾酮的浓度相应降低;生后2周~2个月睾酮、双氢睾酮升高至正常成人的水平,随后3~4个月又下降。因此,婴儿的睾酮应避开生后5~8天生理状态下的低水平,一般选择在生后3天或生后10天~3个月测定。睾酮在新生儿期的下降与生后的年龄有关,而与胎龄无关。但睾酮的第二次升高,早产儿比足月儿出现得迟、峰值高、升高持续的时间长。新生儿期,睾酮水平在两种情况下具有诊断价值:①46,XY DSD:睾酮水平低,提示睾酮合成缺陷或睾丸发育不良;睾酮升高,提示外周雄激素作用缺陷。生后睾酮、LH、FSH的波浪变化通常不会发生于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②婴儿小阴茎考虑Kallmann综合征时,睾酮、LH、FSH均低,支持性腺功能衰竭的诊断。
儿童期和青春前期,睾酮<1nmol/L,DHT<0.51nmol/L。性发育早期睾酮仅在夜间产生,故只有早晨采血才有诊断价值。而在性发育晚期,睾酮白天、晚上均可产生,采血时间并不严格。青春晚期以及成人性发育迟缓者,必须检测睾酮的水平,睾酮水平较低者应行进一步检查。睾酮和DHT的合成异常主要是由于酶缺陷导致,其相应前体物质的水平增加。测定前体物质的水平可初步判断酶缺陷。如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脱氢表雄(甾)酮增加;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雄烯二酮升高,雄烯二酮与睾酮的比值升高;5α-还原酶缺陷,睾酮与双氢睾酮的比值增加。
雌激素的水平与性发育的阶段、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及其他性激素的水平有关,单独检测单次雌激素诊断价值不大。
(2)基础LH、FSH测定
原发性卵巢(睾丸)育不全的患者,LH、FSH基础值可能升高。睾丸组织发育不良的患者,FSH是输精管受损更敏感的指标。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患者,LH、FSH和睾酮通常正常或升高。当基础LH、FSH水平较高时,GnRH激发试验不能提供更进一步的诊断信息。CAIS患者,LH对GnRH激发试验反应过度。
(3)
该试验主要了解垂体释放LH、FSH的功能,可区分高Gn型性腺功能低下与低Gn型性腺功能低下。静脉注射LHRH 2.5μg/kg或60μg/m2注射前,注射后15、30、45、60分钟,甚至120分钟测定LH、FSH水平。青春期前,GnRH试验后,LH、FSH轻度升高;而在青春期,LH、FSH逐渐升高,尤LH更明显。该试验通常用于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以及治疗监测。而对于区别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和低促性腺激素性功能不全意义不大。假阳性可见于乳腺早发育。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女孩基础LH、FSH水平通常均较高。
(4)GnRHa试验
国外有建议用于体质性生长及青春期发育延迟与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低的鉴别。以那法瑞林(nafarelin)1μg/kg皮下注射,4个小时后采血测LH,如<4.8U/L,即可将95%的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患者与CDGP区分出来。也有报道用亮丙瑞林(leuprorelin)和曲普瑞林(triptorelin)皮下注射区别两者。
(5)hCG试验
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具有能合成和分泌雄激素能力的睾丸组织。主要适用于无睾丸综合征、小阴茎、有睾丸但男性化不全,了解DSD患者是否存在睾酮合成酶缺陷和判断Leydig细胞功能,青春期发育迟缓者评估自发性青春发育的可能性。另外,6个月~8岁的儿童,血浆中基础性腺的水平通常检测不到,性腺功能的评价需行hCG试验(主要方法见表2)。雄激素对HCG的反应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婴儿期,睾酮升高2~10倍,甚至20倍;儿童期,睾酮可升高5~10倍;青春期,因为基础值较高,所以升高的幅度较小,通常2~3倍。若短期hCG试验无反应,应进一步做延长的HCG试验,正常会升高5~10倍。若疑诊有卵睾存在时,应检测雌二醇。HCG试验中,测定性激素结合蛋白(sex-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可了解睾丸组织的功能和雄激素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青春前期男孩,SHBG为100nmol/L左右;青春期,SHBG进行性下降至60nmol/ L。若SHBG持续升高或未下降,提示睾丸组织睾酮产生缺陷(如无睾丸症)或外周雄激素作用异常。
表2 hCG试验

(6)其他性腺激素测定
血抗米勒管激素/米勒管抑制因子(AMH/MIF)和B(Inh B):AMH是反映青春期前睾丸发育的水平的特异性标志。随青春期Sertoli细胞发育成熟,Inh B水平相应升高,能用于评价睾丸的功能。
(7)肾上腺类固醇激素检测
一些少见的皮质醇合成缺陷,也可影响雄激素的合成。如由于胆固醇合成缺陷,肾上腺功能不足导致的 Smith-Lemli-Opitz综合征、类固醇急性调节蛋白(StAR)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类脂质肾上腺皮质增生、DAX-1突变导致的X-连锁肾上腺发育不良,患者均会出现性发育异常的表现。
(8)其他
骨龄:此类患儿的骨龄检测被用于观察性激素的作用效应,性激素低下者骨龄往往明显延迟。
下丘脑垂体MRI:多垂体激素缺乏症患儿可见垂体发育缺陷(如垂体柄断裂、空蝶鞍等),Kallmann综合征患儿可见下丘脑嗅球发育不良。
B超:女孩观察子宫、卵巢大小及卵泡数量、大小,男孩观察睾丸大小或结构异常(微石症等)。
遗传学检测:①染色体核型分析;②相关基因缺陷筛查。
性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应根据病因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其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性腺发育,诱导青春发育的启动;恢复或维持患儿体内正常性激素水平及其性腺功能。
(1)诱导青春期发育治疗
用于低Gn性腺功能低下患者。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具有类似LH效应,能促进睾丸Leydig细胞发育,使其合成分泌睾酮,促进睾丸的生长;同时也具有弱的FSH作用,能促进曲细精管发育,产生精子。方法:初始剂量可选择1000U/次,每周3次肌内注射,逐渐增量至2000~3000U/次,每周2次肌内注射,疗程至青春发育启动。单独使用HCG仅可使睾丸容积增大至8m l左右。在治疗的第二、三年,联合使用促滤泡生成素(hFSH),75~100U/次,每周2~3次皮下注射,可进一步促进睾丸生长和促进精子生成。
GnRH脉冲微量泵注射:该方法可模拟生理GnRH分泌的形式,脉冲式给予GnRH。每90分钟一次脉冲方式皮下注射戈那瑞林,剂量为每日25μg/ kg,或每个脉冲2~20μg,可诱导Gn不足性性腺功能低下患者的性发育,改善男性患者的睾丸发育和精子生成以及女性患者的排卵情况。
(2)性激素替代治疗
睾酮:性腺功能低下的男性患者满14岁后可使用睾酮制剂进行替代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大剂量到成人维持量。应避免非生理性的高剂量可导致情绪不稳定和行为粗暴等副作用。常用药物有:庚酸睾酮(tenanthate):每4周肌内注射50mg,以后每6个月增加剂量1次,每次50mg,直至250mg。十一酸睾丸酮(testosterone undecanoate)每4周肌内注射 25~100mg,逐渐增至250mg/4周。经皮吸收的睾酮贴片、软膏或凝胶是新型睾酮替代治疗。
雌激素:性腺功能低下的女性患者需在13.5岁后开始雌激素的替代治疗。①炔雌醇(ethinyl oestradiol):始治剂量2.5μg/d,在2~3年中逐渐加量至20μg/d;②妊马雌酮(premarin,倍美力):初始剂量0.3125mg/d(1/6~1/4成人剂量),用6~12个月;然后每3~6个月逐渐增加剂量至0.625mg/d,持续治疗1~2年。17β-雌二醇(补佳乐):5μg/(kg·d),逐渐增加至2mg/d。第一次阴道出血发生后或雌激素治疗已经12~24个月考虑建立月经周期时,应在每月最后10天给予甲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10mg/d,建立人工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