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下,身心发生巨大变化。
身体上,表现为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身体大小和形状发生明显变化,男女差别变得显著;青春期也是生殖能力建立时期,表现为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加快,女孩月经来潮,男孩出现遗精;性激素的分泌,不仅影响着身体组织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心理、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这些变化发生的时间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由于青少年对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差别高度敏感,尤其是外表的不同,因此,早发育和晚发育的儿童常常为此而感到烦恼。面对性发育,一些青少年感到困惑不解,如有的男少年对本属生理现象的遗精进行种种猜测,有的甚至把遗精视为病理现象而苦恼、焦虑。青少年由于对性发育好奇,开始对性知识发生兴趣,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缺少对他们的正确引导,内心的疑惑得不到解答,又羞于启齿询问,很容易受一些不良影像书刊的影响,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向犯罪。
青春期也有许多明显的心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交往的增多,青少年渴望独立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与同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愿意自己做出重要决定。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还不强,分析问题不够全面,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情感不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好奇心强,爱模仿,容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沾染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甚至吸毒。
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青少年相对于儿童和成年人不易感染疾病,青少年的健康需求和服务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的一种全面的良好状态”。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使得青少年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更易受到现代社会激烈变化的冲击,对青少年的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都市化的迅速发展、信息和交通的技术革命、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给当代青少年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尽管影响健康的其他因素依然存在,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却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今青少年性成熟早,但结婚晚。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上升,并且初次性行为年龄低龄化。我国青少年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出现了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及性发育提前的长期变化。
据1991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资料,北京城市女生初潮年龄为12.50岁,而1962年北京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为14.16岁,1962~1991年29年间初潮年龄提前了1.66岁。上海郊县女生平均初潮年龄1974年为15.03岁,1992年为12.85岁,18年间提前了2.18岁。1991年据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资料,北京市、浙江省的城市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分别为13.84岁和14.26岁,而1980年这两个地区的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分别为15.63岁和15.83岁,在11年间分别提前了1.79岁和1.57岁。由于青春期性发育年龄提早,平均结婚年龄后延,使得性成熟到结婚期的时间延长。青少年过早的性行为增加了少女怀孕、患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危险。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均与烟草有关。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烟草大国,拥有3亿烟民,占世界吸烟人口数的1/4,其中未成年吸烟者约有500万。1996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群总吸烟率为37%~62%。与1984年的调查相比,年轻人的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提前了3年,每日平均吸烟数量增加2支。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由1991年的14.8万人上升到1995年的52万人,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65%。吸毒不仅严重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酒精与心血管、消化、神经、血液、生殖等多种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青少年酗酒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暴力事件、意外事故死亡与致残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