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脑穿通畸形
脑穿通畸形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orencephaly

概述

脑穿通畸形(porencephaly)最初由Heschl(1859)所提出,当时指的是大脑半球大块的缺损,形成空洞或囊肿,常与脑室及脑表面相通,单侧或双侧,系出生前脑发育时期出现的异常。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及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发现有些病例为脑组织分化发育完成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如出血、缺氧、感染等)造成脑组织破坏,形成较大的囊腔,多为圆形,充满大量液体,囊壁为瘢痕或增生的胶质细胞。

本病多在生后6个月以内出现症状,主要为惊厥、发育落后、脑性瘫痪。当有脑萎缩时头围减小,如囊腔较大而且张力增高时,头围也可增大。如空洞距颅骨表面较近,婴儿时期用手电筒在暗室内做颅透照检查时,可发现病变一侧透光增强。CT可显示病变部位及大小。本病无特殊治疗,囊肿张力过高时可行外科手术。

病因学

脑穿通畸形以先天发育异常最为常见,主要是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所致。后天性脑穿通畸形主要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疾病等相关。

脑损伤后发生缺血性坏死软化,局部脑组织缺损,当脑室内压增高,或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牵拉脑室,使脑室向脑软化处膨出扩大。脑脊液可在脑组织囊肿样膨大处积聚,或穿通该处脑实质与蛛网膜下隙或硬脑膜下隙贯通。多见于侧脑室额角或颞角,偶见于枕角。其囊肿样膨大形状和大小不一,最大者可充满整个半侧颅腔。

作者
林庆
来源
实用儿童脑病学,第1版,978-7-117-23598-3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 ,第8版,978-7-117-19978-0
上一篇:头大畸形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