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非传统性进行性脑病
非传统性进行性脑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unconve‐ntional progressive encephalopathy

概述

与慢病毒感染不同,非传统性进行性脑病(unconve‐ntional progressive encephalopathy)的病因并非通常所说的病毒,而是比病毒更小、结构迥异的致病因子。由于此类疾病临床特点与慢病毒感染十分相似,故大多习惯于将它们归为一类描述。与小儿神经有关的非传统性进行性脑病包括两个综合征:库鲁病和克‐雅病(CJD)。均由朊蛋白(prion)感染所致。

类型

1.库鲁病(kuru disease)

首先发现于新几内亚。当地人有食人习性,接触者大多在死亡仪式上获得感染。妇女和儿童由于承担为食人者准备尸脑的任务,故受到感染的机会较大。初次接触病原后大约4~20年发病。早期体征是轻微震颤,伴平衡障碍及共济失调。病情逐渐进展,几个月后发展至更为明显的步态异常,伴共济失调和双手辨距不良。出现面肌异常和语言障碍。常发生头痛。精神和一般认知状况早期保存较好,晚期则有严重痴呆。由于严重的共济失调、肌张力减低和反射亢进,患儿难以行走。终末期出现严重嗜睡以及易激惹,终致昏迷。病程数月至2年,多数1年内死亡。实验室检查包括脑脊液分析、病毒分离和抗体测定常无阳性发现。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病理异常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见弥漫性神经元变性、小胶质增生、星形胶质细胞肥大以及大脑皮层灰质海绵样变,小脑、脑干和基底节病变尤为严重。全脑可见圆形淀粉样变斑块,形态与在疯羊病脑内所见的纤丝相似。迄今本病尚无特效疗法。

2.克‐雅病(C 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

主要见于50~60岁成人,儿童少见。散发性发病。起病隐匿,首发症状多为疲倦、抑郁和体重减轻。精神异常发生较早,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异常行为和人格改变,提示高级皮层的特异性受累。早期最常见的运动症状是协同障碍,常逐渐进展至典型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发病数周至数月以内出现其他神经体征,如强直,动作缓慢,静止时面部表情丧失,静止性震颤等。中期病人出现肌阵挛,常可为突然的感觉性刺激所诱发。稍晚出现惊厥。CJD最常见的特征是痴呆。可伴有视觉障碍、感觉障碍以及构音障碍等。最终发展至植物状态并很快死亡。通常病程为1~15个月,平均6~7个月。CJD的脑电图均有异常发现。随病程进展呈进行性慢化,某些病例呈周期性异常,表现为高波幅慢波和尖波暴发,继以相对低平活动。脑脊液可仅有轻度蛋白升高。本病诊断也有赖于病理检查,病理改变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各层均有神经细胞脱失,伴明显星形细胞增生,肉眼一般均可见大脑皮层萎缩。海绵样变在皮质深层特别明显,镜下改变更为显著。小脑改变以颗粒细胞减少为主,伴各层致密纤维胶质增生。进展迅速的病例海绵样变更突出,死亡较晚的病例则出现更明显的胶质增生。对本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只能给予对症性处理。

作者
邹丽萍
来源
临床儿科学,第2版,978-7-117-17148-9
下一篇:瑞氏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