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疾病系指一组由普通病毒引起的以慢性进行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神经系统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结果。本组疾病具有共同的特征:①初始病毒感染;②在一段较长的无症状期之后再次出现新的症状,通常仅表现为脑病;③感染的影响局限于神经系统。已证实属于本组的人类疾病包括:①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②进行性风疹全脑炎(progressive rubella panencephalitis);③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炎(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itis);④直接逆转录病毒脑病(direct retrovirus encephalopathy)。也有作者将狂犬病列入本组范畴。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病理改变和治疗均十分相似,以下主要介绍SSPE。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
SSPE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慢病毒感染,是波及全脑的炎症性变性病。自1969年首次证实本病系麻疹病毒所致以来,经大量研究目前临床表现也已得到充分的认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也已基本明确。
目前对SSPE 的诊断有赖于对病人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资料的综合分析。过去曾提出以下5 点作为SSPE 的诊断线索:①典型的临床表现;②特征性脑电图式样;③经脑活检或尸解证实的典型组织学改变;④脑脊液球蛋白增高,大于总蛋白量的20%;⑤血清和脑脊液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升高,血清中>1∶24,脑脊液中>1∶8(补体结合抗体)。该5 项条件符合3条即可确诊。
随着对本病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进展,发现上述诊断标准有待修改。首先,SSPE 的表现变异甚大,相当一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其次,SSPE 的典型脑电图改变‐周期性暴发抑制仅见于第2 期。第1 期脑电图可能完全正常或仅呈轻中度非特异性慢化。在第3 期常表现为调节不良或高幅无节律性慢波。第4 期时脑电图进一步恶化,表现为波幅降低和调节不佳。因此脑电图典型改变作为诊断条件显然具有很大局限性;第三,组织学证实对于诊断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SSPE 的病理改变是动态的,不同时期病变特点差异很大,而且既往认为特异的病变如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包涵体、亚急性炎症性血管病变、亚急性脱髓鞘和广泛胶质增生等均可见于其他疾病;因此目前认为仅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无绝对的诊断意义。
因此,对本病的诊断应进行全面分析。CT 和MRI 技术的发展为本病诊断提供了无创性方法,且可作动态观察,可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脑脊液麻疹抗体检测迄今仍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性方法,因为已经证实脑脊液麻疹病毒抗体只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合成。综上所述,目前对SSPE 的诊断只要具备相应的临床表现(不一定十分典型)以及脑脊液麻疹抗体升高两项条件即可建立诊断,如果还具备一些支持条件如麻疹病史或接种史、典型分期、脑电图异常、脑脊液球蛋白升高及神经影像学的动态变化时,诊断将更为肯定。
迄今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可采用以下方法延缓病情进展。
1.异丙肌苷(isoprinosine)
可能增加病人存活时间,对改善某些症状有所益处。剂量为100mg/(kg·d),分次服用。
2.干扰素
鞘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可延缓病情进展速度。
3.对症治疗
包括止惊、防治感染、理疗及护理等,可减少并发症,延缓死亡,改善病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