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膨出(ureterocele)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以致输尿管下端各层形成一膨出突入膀胱之内。故膨出的外层为膀胱黏膜,内层为输尿管黏膜,两者之间是极薄的输尿管肌层。
按输尿管口位置与膨出的关系分为单纯型与异位型(图1)。前者输尿管口较正常位置略有偏移(orthotopic ureterocele),膨出常较小,影响少,多见于成人,又称成人型。异位型输尿管膨出较大且并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两根输尿管在通常部位穿透膀胱肌层,下肾部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上肾部的输尿管膨出,则位于黏膜下层,开口于膀胱颈或后尿道。临床上亦见有介于两型之间者。

图1 输尿管膨出示意图
(1)单纯性输尿管膨出;(2)异位输尿管膨出并发重肾双输尿管
伴有重肾双输尿管的异位型输尿管膨出均发生于重肾的上肾部输尿管,上肾部因引流不畅而积水,并常伴肾盂肾炎、肾发育不良,由于胎儿期有严重尿路梗阻,以致上肾部发育不成熟。同侧下肾部则根据输尿管膨出的张力,可有梗阻及反流而造成积水,而大的异位型输尿管膨出占据膀胱出口及近端尿道,故可影响膀胱排空,也可发生对侧肾、输尿管积水。
本症常并发泌尿系统感染,膨出内可并发结石。一般多系单侧病变,双侧者占10%,多见于女性。
对于小的单纯型输尿管膨出,无尿路梗阻,也无临床症状时不需要治疗,但对于并发尿路梗阻的异位型输尿管膨出,除用抗生素控制泌尿系感染外,根据患侧肾及输尿管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如果患侧上半肾功能不良,则应做患侧上半肾切除术;如果术后仍有症状,再处理输尿管膨出。如患侧肾功能良好,则做输尿管膨出切除及防反流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上下肾部的两只输尿管共壁无法分离时,可两输尿管同时做输尿管膀胱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