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作者
林利;袁越;梁翊常
英文缩写
PVT
病因及发病机制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VT)多见于严重心肌疾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浦肯野细胞瘤是婴儿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心室切开术后,特别是年长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晚期,可发生室速,甚至猝死。PVT偶见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患儿。药物中毒(洋地黄、锑剂、肾上腺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氟卡尼、胺碘酮等)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酸中毒、缺氧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引起的高钾血症等心外因素均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此类PVT多数起自折返激动,少数可能由于晚期后除极引起的自主活动。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心电图特点

除上述VT心电图改变外,QRS波形态一致,偶有多形性。洋地黄中毒呈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婴儿VT心率可达300次/min或更快,QRS波可不增宽,但形状与窦性QRS波不同(图1)。

图1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注:男性4岁,疑似病毒性心肌炎QRS波增宽0.08s,与窦性QRS波不同,心室率176次/min,心房率125次/min,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VF),心室夺获(C)。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应了解病因及患儿的心功能状态。药物中毒等心外因素引起者,首先治疗病因,并选用适当抗心律失常药。

1.终止发作

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致心室颤动,应及时终止室速。

(1)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首选体外同步直流电击复律,电能量2J/kg。婴儿用电击能量25J,儿童50J。无效时,隔20~30分钟可重复应用,一般不超过3次。洋地黄中毒者禁忌。如无电击复律条件,可在纠正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同时用药物复律。

(2)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用药物复律,药物选择如下。

A.利多卡因:1~2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隔10~15分钟可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5mg/kg。PVT控制后以20~50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

B.普罗帕酮:1~2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隔20分钟可重复使用,但不超过3次。复律后以5~10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

C.美西律:1~3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有效后可20~40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

D.苯妥英钠:2~4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本品为强碱性,不可溢出静脉外,并避免长期静脉用药,以免导致静脉炎。

E.普萘洛尔:0.05~0.1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次量不超过3mg。

F.胺碘酮:2.5~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可重复2~3次。

一般首选利多卡因,无效时换用上述其他药物。近年用索他洛尔终止室速发作,也可考虑使用。

(3)纠正伴随因素:如低钾血症、缺氧、酸中毒、心力衰竭等。

(4)婴儿心肌浦肯野细胞瘤并发无休止的室性心动过速,内科治疗往往无效,必要时需行手术切除肿瘤或射频消融手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并发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病灶切除。据报道,某些病例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可获成功。

2.预防复发

肥厚型心肌病患儿服用普萘洛尔或维拉帕米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儿可服用普罗帕酮、美西律、莫雷西嗪或胺碘酮预防复发。苯妥英钠和胺碘酮对先心病发生的室速疗效较好。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全2册,第9版,978-7-117-32904-0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