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remature atrial beats

作者
袁越;梁翊常
概述

房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atrial beats)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的心房激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病因和发病机制

房性期前收缩可见于:

1.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尤其是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二尖瓣脱垂等器质性心脏病。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疾病等。

2.药物  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锑剂及各种麻醉剂的应用均可出现房性期前收缩。

3.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时,如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酸碱中毒等亦可以出现房性期前收缩。

4.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亢进时可引起房性期前收缩,同时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血压突然升高、疲劳、饱餐、便秘、腹胀、消化不良、失眠、体位突然改变,以及过多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等因素有关。

5.直接机械性刺激(如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也可引起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以心房组织自律性异常增高最常见,折返激动所致次之,触发激动后除极引起的最少见。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心电图表现为:①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②PR间期>120毫秒;③QRS波群呈室上性,部分可有室内差异性传导;④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歇。如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无QRS波发生(被称为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缓慢传导(下传的PR间期延长)现象(图1)。

图1 房性期前收缩

Ⅱ导联箭头处为房性期前收缩;V1导联箭头处为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aVL和Ⅲ导联箭头处均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aVL导联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与前面的T波部分融合,Ⅲ导联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与前面的T波完全融合,导致T波高耸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房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吸烟、饮酒与咖啡均可诱发房性期前收缩,应劝导病人戒除或减量。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等。 

来源
实用心律失常学,第1版,978-7-117-13769-0
内科学,第9版,978-7-117-26541-6
内科学 心血管内科分册,第1版,978-7-117-22201-3
上一篇:过早搏动 下一篇:房室交接处性期前收缩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