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多与三角肌下滑囊相通,位于冈上肌腱表面与肩峰之间,其大小变异很大,有时其远端伸入到三角肌的下方,又称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炎多数继发于冈上肌腱病变,是局限性肩痛中发生频率最高者。急性期滑囊肿胀,慢性期囊壁增厚,囊腔粘连。本病好发年龄40~50岁。
(一)体格检查
1.压痛
肩关节外侧压痛敏感,多位于患肩的肩峰下及三角肌前后缘处;
2.关节肿胀
急性期因滑囊充血水肿可见肩关节前方明显肿胀,并可触及肿胀的滑囊;
3.功能障碍
肩关节活动受限,多以外展、外旋为主;急性期功能障碍多因疼痛所致;慢性期功能障碍与滑囊壁增厚粘连有关;
4.肌肉萎缩
早期可出现冈上肌、冈下肌萎缩,晚期三角肌也可出现萎缩。
5.撞击试验阳性
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者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即为撞击试验阳性;
6.疼痛弧征阳性(painarcsyndrome)
患肩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
7.臂坠落试验阳性(armdropsign)
被动抬高患臂至上举90°~120°范围,撤除支持,患臂不能自主支撑而发生臂坠落和疼痛。
(二)辅助检查
X线早期多无明显异常,晚期可见冈上肌腱处钙盐沉着;MRI检查可见肩峰下滑囊有积液。
1.药物治疗和理疗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或患处外用中西消炎镇痛药物;也可采用冲击波等物理治疗。
2.局部注射治疗
准确穿刺滑囊内(有条件在B超引导下),回抽囊液,减轻压力(慢性期难以回抽),注射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减轻疼痛和炎症后,鼓励患者活动,避免粘连形成。
3.针刀治疗
对于有肌腱钙沉着、活动受限严重的慢性患者,可采用针刀治疗。
4.手术治疗
极少数经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滑囊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