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胸椎由于胸廓的支撑,胸椎犹如存在一外固定支架,其稳定性好于其他脊柱节段,因此该部位骨折脱位损伤,往往是由于较大的外力所致。由于胸椎的椎管管径小,除脊髓外,无额外的缓冲间隙,骨折块的压迫容易造成脊髓的损伤,脊髓前方的轻度压迫就可致脊髓严重创伤。脊髓前动脉由这一区域进入,损伤后脊髓血液循环差,神经功能恢复不佳,因此上胸椎脊髓损伤后预后往往较差。当致伤外力强大到发生骨折脱位时,椎体的骨折往往呈明显的压缩或爆裂,同时合并小关节骨折或脱位交锁,由于胸廓肋骨架的存在,一旦脱位发生后,复位往往也较为困难。同时,因为受伤暴力可同时作用于胸廓,可引起胸廓、肺的损伤,导致血气胸,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造成影响。
胸椎骨折的治疗应充分考虑骨折类型、稳定性、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合并其他损伤的程度。根据骨折分型(参考AO骨折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胸椎骨折应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对于不稳定性中上胸椎骨折的治疗,应采取手术治疗。上胸椎骨折前路手术由于其操作要劈开胸骨,对纵隔的干扰大,创伤大,出血多,部位较深,不易进入,尤其上胸椎骨折往往受伤于较大暴力,脊髓损伤严重,不宜施行创伤很大的开胸手术,并且术后合并有肺不张及感染的机会也增多。对于上胸椎骨折,经后路切开复位、脊髓减压,长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达到恢复脊柱稳定及生理曲度,解除脊髓压迫和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近来椎弓根螺钉在胸椎骨折上的应用渐多,椎弓根钉技术已经成熟,且能提供良好的三维固定,并可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
(一)前路手术
中上胸椎骨折选择前路手术应该慎重。前正中入路手术由于其操作要劈开胸骨,对纵隔的干扰大,创伤大,出血多,部位较深,不易进入。侧前方入路,因受到肩胛骨的遮挡,且由于上中胸椎的后凸曲线,T1至T6的侧前方显露多有困难。因此中上胸椎的前路手术,在位于T6~T9节段的椎体A3骨折,椎体骨折粉碎,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或骨折块有翻转,此时可考虑进行前路手术。选择侧前方手术入路,首选在胸膜外入路,减少对胸腔的干扰。
(二)后路手术
我们认为对多数中上胸椎骨折,后路手术可以满足椎体骨折脱位的复位和脊髓的彻底减压,特别是B型、C型骨折脊柱的序列破坏严重,关节突脱位交锁病例。后路手术时,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可以帮助术者获得满意复位。在减压方面,脊柱脱位复位即可做到良好减压,即使不能通过牵拉后纵韧带处理来自前方的压迫,也可以通过切除伤椎的关节突,从侧后方完成腹侧骨折块的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