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肝脏肿大
肝脏肿大
概述

正常小儿肝脏界限:肝脏肋缘下界,正常新生儿至1周岁,肝在右锁骨中线上,右肋缘下1~3cm可触及,边缘钝;3岁以内大部份在右肋缘下1~2cm;4岁以后大多在肋弓以内不易扪及,仅少数能在1cm之内触及;7岁以上绝大部分不能扪及。肝脏上界(相对浊音界)3岁以前在右锁骨中线平第四肋间隙,以后随年龄增大下移到第五肋间隙。肝在剑突下,从生后到7岁介于2~2.5cm之间。小儿肝脏大小的发育并不是按年龄的比例逐步增大的。

检查小儿肝脏时,应注意同龄小儿可因胸廓及腹肌发育和胃肠饱满的程度不同而使肝下界的位置有所改变,特别是一些肝外因素如胸腔积液、肺气肿、气胸、膈下脓肿等使肝脏向下移位,可造成对其大小判断的错误。肝向上移位可因腹水、腹腔肿瘤、膈肌瘫痪而引起。

病理生理

小儿肝脏的病理生理改变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如下:

(1)肝脏在胎儿时期是造血器官之一。出生后肝内造血活动停止。在严重贫血时小儿肝脏可以恢复其骨髓外造血功能而致肝肿大。

(2)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强,故发生肝硬化的情况较少。但也容易受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水肿、脂肪浸润、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而肿大。

(3)肝脏富于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及病原体的能力以及解毒和防御功能。发生感染疾病和单核巨噬细胞增生症时,肝脏常见肿大,往往伴有脾脏和淋巴结肿大。

(4)肝脏是制造和排泄胆汁的器官。胆道系统发生梗阻时,胆汁淤积,肝脏肿大。

(5)肝脏血管丰富,肝细胞和肝小叶分化不全。故患传染病、中毒、血液循环障碍时,肝脏易于充血而肝大。

(6)肝脏可出现异常细胞浸润,如白血病或肿瘤的异常细胞增生,肝脏可增大。

(7)肝代谢功能多样,当代谢功能紊乱时,某些代谢不全产物可沉积于肝组织,如肝糖原贮积症、半乳糖血症等均可导致肝脏肿大。

肝脏的检查

①检查肝脏时注意腹部情况,右上腹有无隆凸,浅静脉有无怒张,叩诊检查肝上界应排除液气胸或肺气肿引起肝脏下移。②肝脏肿大程度:轻度肝肿大肝在肋下3cm以内;中度肝肿大肝在肋下3cm以上至脐;重度肝肿大肝超过脐水平;极重度肝肿大多已入骨盆,并横过中线。③注意肝脏硬度,肝质地较软者多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细菌性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质地较硬者多见于肝硬化及肝癌。④注意肝脏有无结节、包块、坏死后肝硬化或胆汁性肝硬化,肝癌患者可能触及大小不等结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和胆道扩张,棘球蚴病可触及囊性包块及波动感。⑤肝脏及胆囊区有无压痛及腹肌强直。⑥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肝肿大。同时应注意全身淋巴结和脾脏有无肿大,以及有关伴随症状(消瘦、黄疸、腹水、水肿等)。腹后壁脊肋角有无包块。

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张鸿飞;葛源;诸福棠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全两册,第9版,978-7-117-32904-0,2022.04
下一篇:脂肪肝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