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淋巴样息肉(lymphoid polyposis)实际上不是息肉而是结肠黏膜的局限性突起,由于黏膜下淋巴样组织增生引起,可能为对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在末端回肠黏膜下集合淋巴腺增大增多。X线下钡剂灌肠或内镜检查时,均可见类似息肉样变,因此常与真正息肉混淆。
病因学
尚不明确,其淋巴腺样增生,有人认为系对病毒、消炎药或感染的过敏性非特异性反应。在小儿中发病率仅次于幼年息肉而居第二位,一般在生后第一年开始出现淋巴样息肉,第三年达高峰,第五年即消退。
病理变化
淋巴样息肉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远端。由于淋巴组织增生或淋巴细胞集聚,使肠黏膜突出成结节状,结节平均为1~5mm直径,在其中央突出处,由于溃疡可凹陷,故 X线气钡双重灌肠造影(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显示均匀的、中央凹陷充满钡剂的龛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此点可与幼年息肉、多发性腺瘤样息肉鉴别。组织学检查证实肠黏膜是正常的,突出处是黏膜下淋巴腺和增大的淋巴滤泡。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见到正常肠黏膜上有分布均匀的小突起,有的顶点有溃疡,没有蒂形成,由于溃疡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陈亚军;王燕霞
来源
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第7版,978-7-117-05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