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消化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
消化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
概述

小儿特别是幼儿喜欢将其玩具及身边的各种东西放入口内,当时可因逗笑哭闹误将异物吞入消化道内。因此,小儿消化道异物较成人常见。一般吞入的异物,只要能通过食管进入胃,通过幽门则可经过全消化道24~48小时内排出体外,若停滞于消化道内,常可引起消化道的出血、穿孔、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小儿以食道异物最多见,其次为胃及肠道。常见的异物有果核、扣子、硬币、别针、发卡等。异物一般多停滞在胃幽门部、十二指肠曲空肠转角处或回盲部等处。

肠石梗阻,多因小儿有不良排便习惯或食入大量带核的不易消化的食物,使之积聚于小肠或结肠内不能排出,而造成肠梗阻。

秋季黑枣、柿子上市,较小儿童大量食用黑枣或未熟的柿子后可形成胃石(bezoar,因果胶、鞣酸等与胃酸作用凝固沉淀而形成结块),常引起胃痛、呕吐。

临床症状及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般消化道异物除食管异物需立刻经食管镜取出外,其余均不需治疗。在饮食方面仍用一般饮食,不改变食谱,可以增服一些富有纤维质的食物,增加大便量以利异物排出。禁忌使用泻药,以防引起肠蠕动紊乱,异物损伤肠壁。

胃肠异物多不引起腹胀,如腹部柔软,并能触及异物团块者,如黑枣形成的胃石或结肠内果核肠石。可在麻醉下隔腹壁按压或肛门指检,将大块捏成小块,配合服用中药行消积化结治疗,多能自行排出而治愈。

若异物长期固定一处,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肠出血者,须手术治疗。含化学性有害物质(如铅、汞等)的异物,不宜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应积极早期取出。

作者
王焕民;王燕霞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第7版,978-7-117-05093-4
上一篇:蛔虫团肠梗阻 下一篇:急性阑尾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