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胸膜炎
胸膜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leurisy

概述

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 “肋膜炎”。胸腔内可伴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控制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

病因学

胸膜炎可由下列疾病引起:肺炎、肺栓塞所致的肺梗死、癌症、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病)、胰腺炎、损伤(如肋骨骨折)、由气道或其他部位到达胸膜的刺激物(如石棉)、药物过敏反应(如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苯妥英、氯丙嗪)等。我国渗出性胸膜炎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

类型

1.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亦称“干性胸膜炎”,胸膜局部渗出少量纤维蛋白而无胸腔积液,往往由于肺部炎症包括结核蔓延至胸膜所致,或见于矽肺,石棉肺的晚期。常发生在肺部炎症的邻近部分,次为胸下部的胸膜。多数无症状,常自然痊愈,形成局部胸膜粘连。少数患者急性发病,局限性针刺样胸痛。患处听到胸膜摩擦音。病变局限于肺炎部位者,X线检查无明显改变;病变位于胸下部者,X线可见肋膈角变钝,膈肌运动减弱。治疗针对病因及对症处理。

2.肺炎旁胸腔积液(parapneumonic effusion)

系指因细菌性肺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引起的胸腔积液。在美国居渗出性胸腔积液病因的首位,肺炎住院患者40%伴有胸腔积液。大多数为胸膜反应性渗出,液量较少,随肺炎好转而吸收,积液量多、p H<7.20时应尽早插管引流。极少数患者可演变成脓胸。

3.结核性胸膜炎

4.化脓性胸膜炎

5.肿瘤性胸膜炎

为胸内或胸外癌肿直接侵犯或转移至胸膜所引起。绝大多数学者报道肺癌、乳腺癌、淋巴瘤是肿瘤性胸膜炎最常见的三大病因,约占恶性胸腔积液的75%。其他为卵巢癌转移、肉瘤(主要为黑色素肉瘤)等。约6%恶性胸腔积液的原发肿瘤的部位不清楚。癌性渗出液是单侧的,而原发肿瘤在肺、乳腺或卵巢,则90%以上的病例原发癌是在癌性胸液的同侧。胸膜间皮瘤为原发胸膜癌肿,仅占0.5%,常伴血性胸液。

发病机制主要是淋巴引流障碍和肿瘤对胸膜的直接侵犯。引起胸液的直接原因为胸膜上转移灶增加胸膜渗透性;其他原因包括:转移病灶引起的胸膜淋巴管阻塞;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阻碍胸膜淋巴液的引流;胸导管阻塞(乳糜胸);支气管阻塞引起肺不张,导致胸内压降低;以及心包被肿瘤累及。以上病因所致胸液中多能找到恶性细胞,胸膜活检的阳性率高。间接原因有低蛋白血症;阻塞性肺炎;肺栓塞;放射性治疗后等。

胸膜腔闭锁术(又称胸膜粘连术,胸膜固定术)是被推荐的治疗,常用的粘连剂有滑石粉、四环素、多西环素、博来霉素、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剂(N‐CWS)及沙培林(OK‐432)等,其中以滑石粉疗效高、价廉。

6.真菌性胸膜炎

7.结缔组织病胸膜炎

结缔组织病中并发胸膜炎者,以类风湿关节炎为最多,亦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8.胆固醇胸膜炎

指胸液中含有大量游离的胆固醇结晶。多见于右侧。胸液外观似乳糜状,故有假乳糜胸之称。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为体内或局部脂肪代谢异常所致。发病可能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肿瘤有关。常伴有多年的慢性胸膜炎和胸膜增厚。临床经过缓慢,症状轻微,有轻咳、疲倦,胸痛和气促。多数患者无明显毒性症状。胸腔穿刺针头通过显著增厚的胸膜时,有软骨样阻力感。胸液稍混浊,呈黄白色,含有大量折光的胆固醇结晶,在摇动试管时明显可见。胆固醇结晶镜检呈板状或针形,含量为1.5~5g/L。脂肪染色阴性,乙醚振荡亦无脂肪析出。若胸液不多且排除风湿病和肿瘤,可试用抗结核药治疗;若胸膜广泛增厚,胸液经久不吸收,影响肺的扩张和肺功能,则应行胸膜剥脱术。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早期略增高,很少大于12×109/L。血沉增快。

2.痰菌检查

结核性胸膜炎痰菌可阳性。

3.胸液检查

为渗出性,透明,草黄色,比重大于1.018,利凡他试验阳性,蛋白定量大于30g/L。

4.胸部X线检查

中、下肺野见大片密度增深阴影,少量积液时仅表现肋膈角变钝。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抗生素

抗结核药物治疗适用于结核性 (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交替使用,总计疗程6~9个月。非结核性胸膜炎应针对原发病 (如感染、肿瘤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化脓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脓胸伴感染者用青霉素治疗。

2.缓解疼痛

口服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或可待因。

3.胸腔穿刺抽液

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积液、有明显呼吸困难或积液久治不吸收者。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ml,每周2~3次。

4.激素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激素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消除全身毒性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口服泼尼松,待全身症状改善,积液明显吸收时,逐渐减量,用药4~6周。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患者教育

1.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本病的护理要点。

2.遵医嘱坚持服药,特别是结核性胸膜炎的患儿,不能随意停药。

3.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进行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以适应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改善小儿呼吸功能;随气温变化为患儿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或过热;加强患儿的营养,增强体质。

作者
江载芳
来源
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感染科医生手册,第1版,978-7-117-22945-6
实用内科学,第13版,978-7-117-11864-4
北京儿童医院诊疗常规——护理诊疗常规,第1版,978-7-117-22636-3
上一篇:婴儿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症 下一篇:干性胸膜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