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病例中大多数症状不明显。出现症状者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巨细胞病毒肺炎(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是这类病的一个组成部分。
病原为巨细胞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类,健康儿童可携带此种病毒。先天性病例的传染途径主要是从受感染的母亲,经过胎盘传给胎儿。出生时即可出现黄疸、紫癜及肝脾肿大。后天传染主要经呼吸道、受感染的尿及输血。在新生儿及早产儿较多见,多于生后4个月内发病,患病者和携带病毒者均可从尿和唾液中排出病毒。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较大年龄的儿童,特别在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患儿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后及AIDS患儿,巨细胞病毒肺炎有增多趋势。在接受骨髓移植的患儿中,CMV感染的发病率很高,移植后CMV的感染率为60%~70%,且有10%~50%发展成为间质性肺炎。在免疫受抑制或免疫缺陷病患儿发生的间质性肺炎,50%是由CMV引起的。
肺部病变广泛,与其他间质性肺炎相似。终末气道肺泡壁及肺泡腔可见许多巨细胞,其中含核内包涵体和胞质内包涵体,这些包涵体亦可见于唾液腺、肾、胃肠道、肝、脑等器官。间质和肺泡内均有单核细胞浸润及富含蛋白质的液体。
阿昔洛韦(acyclovir,ACV)为核苷类似物,在体内经病毒胸苷激酶和细胞激酶转变为三磷酸型而活化,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阿昔洛韦、阿糖胞苷和干扰素防治CMV感染,有一定的降低病毒效价和抑制病毒繁殖的作用,但并不理想。
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是阿昔洛韦的衍生物,是脱氧核糖核苷的开环类似物,体外实验中证实其抗CMV作用是阿昔洛韦的10倍,对CMV间质性肺炎有效。GCV为儿童严重CMV感染的一线用药。儿科静脉用药参照成人的治疗方案:①诱导治疗:通常采用5mg/kg,每12小时1次(以恒定速度静脉滴注1小时以上),持续2~3周;②维持治疗:剂量5mg/kg,每日1次,连续5~7日,总疗程约3~4周。若诱导期疾病缓解或病毒血症、病毒尿症清除可提前进入维持治疗;若维持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可考虑再次诱导治疗。有肾损害的患儿应减量,主要的副作用有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若血小板和粒细胞下降≤25×109/L和0.5×109/L或减少至用药前水平的50%则应停药。
免疫治疗:CMV-免疫球蛋白是目前较常用的治疗CMV间质性肺炎的免疫球蛋白,目前多主张联合用药治疗CMV间质性肺炎,将更昔洛韦与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