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a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a)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肺炎。本病大多并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多见于幼婴及新生儿,年长儿也可发生。以冬、春两季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多见。常在医院内或婴儿室内发生交叉感染引起流行。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如溶血素、葡萄球菌激酶、凝固酶等。一般认为凝固酶与细菌毒性有一定关系,如为凝固酶阴性(如表皮葡萄球菌),则多为条件致病菌,很少引起严重疾病,但为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细菌之一。在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全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国外研究表明,体重过小及胎龄不足是败血症的2个高危因素,而且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在新生儿血培养中不容忽视。由于滥用抗菌药物的结果,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株明显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也见增多。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已成为全世界难题,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报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社区获得MRSA(Community Acquired MRSA CA-MRSA),其来源为社区的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获得了耐药基因SCCmec IV或V。其毒力可能与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有关。世界各地均有CAMRSA感染的报道,CA-MRSA感染比例远超过院内感染。国内所有CA-MRSA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菌素均耐药。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先后在日本和美国出现,迄今在世界范围内有20株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炎,以广泛的出血性坏死、多发性小脓肿为特点。肺脏的胸膜表面覆盖着一层较厚的纤维素性脓性分泌物。脓肿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细胞、红细胞及坏死的组织碎片。胸膜下小脓肿破裂,则形成脓胸或脓气胸。有时可侵蚀支气管形成支气管胸膜瘘。若继发于败血症之后,则除肺脓肿外,其他器官如皮下组织、骨髓、心、肾、肾上腺及脑都可发生脓肿。
白细胞一般超过(15~30)×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内可出现中毒颗粒。半数小婴儿可减低至5×109/L以下,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较高。白细胞总数减低多示预后严重。C反应蛋白增高。对气管咯出或吸出物及胸腔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阳性者有诊断意义,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协助MRSA感染的判断。
本病的一般治疗与支气管肺炎相同。因病情多较严重,在早期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时即应给以积极治疗控制感染。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首选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如苯唑西林及氯唑西林,备选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可用青霉素10万~50万U/(kg·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MRSA、MRSE首选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或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或夫西地酸。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用达托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等。临床也出现了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LRSA)的报道。院内获得的MRSA较CA-MRSA多重耐药更普遍。一般在体温正常后7天,大部分肺部体征消失时可停用抗菌药物,疗程至少3~4周。
发展成脓胸或脓气胸时,如脓液量少可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脓治疗;但多数患儿脓液增长快、黏稠而不易抽出,宜施行闭式引流术排放。胸腔内注入抗菌药物的疗效不肯定。
除肺炎概述中所叙述的预防措施之外,必须重视幼托机构居室的卫生清洁,并应及时检查工作人员是否带菌,带菌者应及时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