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沙眼衣原体感染
沙眼衣原体感染
概述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包括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和鼠生物变种。仅前两种引起人类致病。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将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分为15种血清型,性病淋巴肉芽肿分为L1、L2和L3三个血清型。CT主要经直接接触感染,沙眼衣原体是感染性致盲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美国性传播疾病的第一位病原。不同国家有关CT感染的流行率,由于人口的异质性,缺乏大样本、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而难以预测,CT感染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

病因学

1.围产期传播的感染

据报道,妊娠期妇女中20%~30%存在CT的无症状生殖道感染。若这些妇女在妊娠时存在活动性的CT感染,其婴儿50%可在宫内即获得感染,婴儿可有一个或多个部位的感染,包括结膜、鼻咽部、直肠和阴道。围产期CT感染鼻咽腔、泌尿生殖器官和直肠等部位,这些感染可持续到出生后>1年。约70%的婴儿感染为鼻咽部感染,临床上可发生包涵体结膜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2.包涵体结膜炎

包涵体结膜炎(inclusion conjunctivitis)是新生儿衣原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感染途径为有活动性CT感染的妇女宫内感染,或妊娠时母亲宫颈带有此病原,患儿经产道分娩时受感染。包涵体结膜炎多发生于胎膜早破者,潜伏期多为生后两周内,有一半以上的患儿同时有鼻咽部症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为结膜充血伴有少量黏液样分泌物到严重的结膜炎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球结膜充血及假膜形成等。衣原体结膜炎应与淋球菌性眼炎相鉴别。

3.呼吸道感染

大多数衣原体感染表现为轻度的上呼吸道症状,其症状类似流行性感冒,而肺炎症状相对较轻,某些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伴一过性的肺炎症状和体征,但大多数起病缓慢。上呼吸道症状可自行消退,咳嗽伴下呼吸道感染体征可在首发症状后数天或数周出现,使本病有一个双病程(double course)的表现。CT可引起生后2周至4个月围产期婴儿的无热性肺炎,且其中有一定比例发展为慢性呼吸道疾患。婴幼儿CT肺炎多在生后1~3个月时隐匿起病,可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呼吸急促、常不发热等。听诊常闻及湿啰音,喘息较少见。无喘息和不发热有助于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相鉴别。从免疫力低下的CT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可在感染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能分离到CT,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肺气肿伴间质或肺泡浸润影。

现发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CT感染比例较多。CT是启动抑或加重了毛细支气管炎症状尚待研究。已发现新生儿CT感染后,在学龄期发展为哮喘。对婴幼儿CT感染7~8年后再进行肺功能测试,发现大多数表现为阻塞性肺功能异常。CT与慢性肺部疾病间的关系有待阐明。

4.其他部位感染

衣原体感染的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可有直肠和阴道感染,这些部位的感染常常并无症状。有证据表明,围产期衣原体感染的婴儿若不治疗,可长达2.5年在其鼻咽部和或直肠分离到CT。

5.沙眼

沙眼(trachoma)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CT的A、B、Ba和C血清型引起,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可预防性疾病,在中东和东南亚等有地方流行报道。沙眼为眼与眼之间接触传播,苍蝇可为储存宿主。该病多发生于童年,最初为滤泡性结膜炎,滤泡愈合后形成结膜瘢痕,引起睑内翻,使结膜擦伤角膜,经常性的角膜外伤性溃疡引起瘢痕和失明,失明多于活动性病变数年后出现。

沙眼仅通过临床即可诊断。血清学检测因血清抗体的普遍高滴度而无实际意义。符合以下4条中的2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上睑结膜的淋巴样滤泡、典型的结膜瘢痕、血管翳和角膜上缘滤泡。通过培养和涂片可确诊疾病的活动期。

6.青少年与成人眼生殖器感染

沙眼衣原体的沙眼生物变种可使有性活动的青少年和成人患一系列的疾病。沙眼衣原体可引起男性尿道炎、附睾炎、直肠炎等。女性可引起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少女输卵管炎发病率较高,易发生输卵管瘢痕形成,导致继发不孕,并增加异位妊娠的危险。对性虐待儿童也应考虑CT感染的可能。

7.性病淋巴肉芽肿

性病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LGV)是由LGV生物变种的L1、L2、L3血清型引起的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与沙眼生物变种不同,LGV株嗜好淋巴组织。Ⅰ期LGV的特征性表现为原发感染处的无痛性、一过性生殖器丘疹。Ⅱ期主要以淋巴结炎为特征,可有淋巴结的肿大、疼痛及破溃等,也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等。晚期为全面暴发的生殖器、肛门直肠综合征,伴有直肠和尿道的破坏及直肠阴道瘘等。

CT不仅是包涵体性结膜炎、沙眼、新生儿及婴幼儿、儿童呼吸道感染以及主要的性传播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之一,此外,CT还与反应性关节炎、未分化性关节炎、脊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相关。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曾认为新生儿使用红霉素眼膏可预防性治疗衣原体结膜炎。婴幼儿结膜炎和肺炎可使用红霉素口服,推荐方案是儿童体重<45kg,红霉素或琥乙红霉素50mg/(kg·d),分4次口服,服用10~14日。儿童体重≥45kg但年龄<8岁,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儿童≥8岁,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或多西环素100mg,口服,2次/d,7日。青少年眼生殖器感染可用多西环素每次100mg,2次/d,连续1周。性病淋巴肉芽肿则需多西环素用以上剂量连续21天或红霉素每次500mg,4 次/d,连续21日。

预防

对孕妇进行常规筛查和治疗显著降低了围生期获得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对孕母早期检测以避免新生儿感染十分重要。应重视妊娠妇女的普查和治疗。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沙眼衣原体感染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蛋白或多肽疫苗、DNA疫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这三类疫苗,较传统的灭活疫苗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沙眼衣原体疫苗。

作者
杨永弘;刘钢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全两册,第9版,978-7-117-32904-0,2022.04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