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中文别名 :Bruton病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1952年由Ogden C.Bruton医生发现(也被称为Bruton病),是最早被描述的PIDs,也是最主要的抗体缺陷病。BTK基因突变是其致病原因,发病率为1/200 000~1/100 000。
XLA是由于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基因突变所致。BTK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Xq21.3~22,长度为37kb,包含659个氨基酸,19个外显子。致病性突变可发生在BTK蛋白所有结构域及非编码区,突变形式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点突变、移码突变、拼接部位突变、缺失突变等。遗传形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一般是女性携带,男性发病,但有X染色体失活的女性罕见病例,也有无家族史的自发突变病例。
1.细胞计数与功能
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目通常无减少,约10%~25%的XLA患儿在丙种球蛋白治疗前有中性粒细胞减低,淋巴组织、骨髓及直肠黏膜固有层中浆细胞缺如,外周血B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多小于总淋巴数目的1%)。
2.血清Ig与抗体应答
XLA患儿总Ig及各亚类显著降低,血清 IgG、IgA与 IgM 通常<100mg/dl。有个别患儿IgG低下,但IgA或者IgM水平基本正常,甚至极个别患儿Ig水平接近正常。由于缺乏B细胞,XLA患儿疫苗接种应答显著降低,抗原特异性抗体低下。
3. BTK基因与蛋白检测
流式细胞术或者Western blotting在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不能检测到BTK蛋白表达。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行BTK基因测序诊断。
1.静脉或皮下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
XLA患儿一旦诊断应立即应用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每3~4周400~600mg/kg注射一次免疫球蛋白,以维持IgG水平在5g/L以上。但剂量应该个体化,有支气管扩张及脑膜脑炎时增加剂量。静脉及皮下丙种球蛋白均是理想的给药途径。
2.抗生素的应用
对于小于15岁的儿童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可能会有益处,但并不推荐低剂量长期使用。如果患儿有持续3周以上的新发咳嗽症状或因感染而住院治疗,需要至少6周以上的抗生素治疗。
3.注意肿瘤、自身免疫、慢性并发症等情况
规范应用丙种球蛋白使XLA患儿感染及住院的次数减少,预期寿命延长,但肿瘤、慢性炎症及肺部疾病等并发症成为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对于XLA患儿除感染以外的肿瘤、自身免疫及炎症等情况的关注。
4.基因治疗
XLA发病机制明确,基因治疗为其可能的治疗方式。已在XLA小鼠模型中成功利用逆转录载体重建B细胞发育与功能,基因治疗将来可能会成为XLA的一种治疗方式。
5.避免注射活细菌及病毒疫苗
虽然XLA患儿对疫苗接种不能产生有效的应答,但仍推荐接种灭活的病毒和细菌疫苗,以期能产生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不过活疫苗为禁忌,应避免接种。
6.辅助治疗
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饮用水,减少贾第鞭毛虫等肠道病原的暴露。加强手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