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e
新生儿寒冷损伤为低体温所致,病情严重者出现新生儿硬肿症(sclerema neonatorum),以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严重低体温、硬肿症者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
1.新生儿体温调节特点
①新生儿尤以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产热代谢的内分泌调节功能低下,糖原和棕色脂肪贮备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分布较多,易于散热。②新生儿缺乏寒战的物理产热机制,棕色脂肪为其化学产热的主要部位,占体重2%~6%,位于肩胛间区、颈部、腋窝、胸腹大血管、肾上腺周围,消耗后不能再生。③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未饱和脂肪酸多,前者熔点较高,当体温降低时,皮脂易发生凝固而硬化。
2.新生儿低体温的易患因素
以受寒和感染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寒冷所致硬肿症的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感染时消耗增加,摄入不足,产热不够,以及感染所致的休克、缺氧、酸中毒和循环障碍等均可能是导致硬肿症的促发因素。
3.寒冷损伤对机体的影响
低体温对机体各个脏器的功能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寒冷损伤的决定因素是低温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合并的病理状态(主要是低氧和低血糖)和机体的代偿能力。正常状态下,体温、氧合和血糖呈维系能量代谢的三角关系,而在病理状态下,如果单独或相继出现低体温、低血糖或低氧血症,三者之间就会互为因果,相互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能量三角关系的丧失,从而损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1)循环障碍
冷应激时由于血管收缩,组织无氧酵解增加,引起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严重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组织水肿,甚至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出现低血压、休克状态。寒冷亦可引起心肌损害、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心率减慢、QT间期延长,30℃以下可见心房颤动,28℃以下心室颤动发生率增高。
(2)DIC和出凝血机制改变
寒冷导致毛细血管壁受损,释出组织凝血活酶;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导致红细胞聚集,血液黏滞度增高;低温也可影响血小板功能、PT和PTT时间延长、出血时间延长。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可引起DIC或出血倾向。
(3)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和潮气量随体温降低成比例下降,体温低于30℃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和肺出血。低氧和酸中毒致肺部血管收缩,发生肺动脉高压。
(4)其他
低体温可使代谢率升高、氧离曲线左移、氧利用率降低、药物代谢降低、钾离子内移致低钾血症、酸中毒。由于血流重新分布,肾血流动力学和肾小管水钠的重吸收受到明显影响,引起寒冷性多尿,严重者发生肾功能不全。低温时消化液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肠道缺血造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低温可引起免疫抑制,尤其是细胞免疫。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首要处理是诊断和治疗并发疾病。感染、代谢紊乱、心脏病和其他先天性畸形必须及时治疗。应监测患儿的体温、液体状态和电解质水平,并积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复温
正确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重要措施。对体温稍低者(34~35℃)可用预热的衣被包裹置于25~26℃室温中,加用热水袋、热炕、电热毯包裹或母怀取暖等方法,体温多能很快升至正常。对体温明显降低者(≤33℃),有条件者可先在远红外辐射热保暖床快速复温,或暖箱复温,温度高于患儿皮肤温度1℃,随着患儿体温升高,逐渐升高床温,复温速度约0.5~1℃/h,直至体温正常。复温时应监护患儿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体温监测应包括肛温、腋温、腹壁皮肤温度及环境温度。
2.控制感染
由于感染是硬肿症的诱因之一,故应适当选用广谱抗生素。尿量明显减少时慎用,对新生儿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3.热量和液体供给
严格计算出入量。存在明显心、肺、脑和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限制输液速度和液量(每天60~80ml/kg)或根据血压、血气等指标采取量出为入的原则补充液量并保障有效组织灌注。提供足够的热量有助于体温的恢复。胃肠功能紊乱者不宜进食,应予以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静脉滴注葡萄糖每分钟6mg/kg,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糖速。
4.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1)循环障碍
低温时多有代谢性酸中毒,根据血气值计算稀释后给予。血压降低伴心率减慢者首选多巴胺或同时使用多巴酚丁胺5~15μg/(kg·min)静脉滴注,增加心肌收缩力和改善肾血流。
(2)DIC
早期DIC高凝状态,可用微量肝素疗法,每日0.2~0.5mg/kg,分次(每8或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新生儿高凝状态维持时间较短,很快会进入消耗性低凝期,应用时应密切监测试管法凝血时间,二剂肝素后应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或根据凝血报告补充冷沉淀物。
(3)急性肾衰竭
尿少或无尿可给呋塞米,每次1~2mg/kg,每天1~2次,或将一天的总量加入常规补液中2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效果更好,同时严格限制液量。无效时加用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并发高钾血症应限制钾的摄入,严重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中央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酸钙可抵消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4)肺出血
一经确定诊断,早期给予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呼吸治疗,平均气道压7~12cmH2O,此时最好改为高频机械通气治疗,以便更好地改善肺的氧合功能。病情好转后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积极治疗引起肺出血的病因,如DIC、肺水肿、急性心、肾功能衰竭等。
新生儿硬肿症死亡率高。由于该病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存在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发生,及时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换血疗法可能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但是相关数据有限。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该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最新的新生儿复苏指南中规定的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保暖措施来减少或避免寒冷损伤对机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