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脱水
脱水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hydration

中文别名 :失水

概述

脱水(dehydration)又称失水,是指机体因摄水过少和/或失水过多,超过机体生理调节能力时所致的体液容量不足(首先是细胞外液减少)的病理现象。小儿比成人更容易发生脱水,尤其是婴幼儿,这是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电平衡调节能力差。如婴儿每日水的生理需要量,大致占其细胞外液总量的1/2,而成人只占1/7。

病因学

脱水的原因有:①液体入量不足:如淡水供给不足、因病饮食减少、频繁呕吐摄水困难,昏迷时渴感消失等;和/或②体液丢失过多:以呕吐、腹泻、胃肠引流从消化道丢失最常见;其次是由肾丢失,见于利尿药、脱水药的应用,尿崩症(垂体性、肾性),糖尿病及失盐性肾病等;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体液从皮肤丢失;环境气温高、湿度低或对流大时,呼吸过快均可使体内水分从皮肤、肺蒸发增多而引起脱水。

脱水的诊断及分类

(一)脱水程度

脱水时体液容量及体重减轻,临床一般用脱水占体重的百分数来评价脱水程度。按说可根据现在及脱水发生前体重之差来计算,但由于难以获得发病前患儿的体重精确资料,实际不易实现。临床主要根据患儿病后出入量病史及脱水时的体征来诊断。脱水时组织间液减少,可表现为前囟、眼窝下陷,皮肤弹力差(捏起皮肤再松开,皮肤展平时间延迟);血循环不足,组织灌注不良,可表现有脉搏增快、减弱,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肢端凉,精神委靡、嗜睡;细胞内脱水表现为口黏膜干燥、泪减少,烦躁及肌张力增高等。根据脱水程度可将脱水分为轻、中、重三度,它们的临床表现见表1。

这些对脱水程度的估计虽不十分精确,但已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有的尚需根据疗效观察,患儿胖瘦、脱水性质(高渗,低渗)等因素加以调整。如消瘦的患儿脱水程度容易估计偏重,肥胖儿易估计偏轻。

表1 脱水的临床表现

(二)脱水性质

由于脱水患儿所丢失的液体,并不总是等渗液,及病后所摄入液体所含电解质各不相同,加上机体对渗透压的调节,最终均可影响体液的渗透压平衡。当失钠及失水仍呈正常体液的比例时,即为等渗脱水,失钠多于失水时,为低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时为高渗脱水。体液Na+及其相应的阴离子浓度所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5%,故血钠的测定有助于推断体液渗透压的高低,血钠的正常值为130~150mmol/L。但血钠测定结果不能取代仔细询问病史及临床观察。

1.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即脱水时体液的渗透压仍保持在正常范围,血钠在130~150mmol/L。因为机体能通过肾、渴感及抗利尿激素等的调节,尽量使体液仍保持在等渗状态,所以临床80%以上的脱水都属等渗性脱水,尤其脱水不十分严重时。等渗脱水主要是丢失细胞外液,由于外液仍保持等渗,细胞内液的容量基本无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细胞外液(组织间液及血循环)减少的体征(表1)。

2.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脱水时体液渗透压低于正常,称为低渗性脱水。其血钠<130mmol/L。无论是通过消化道、肾或皮肤丢失的液体,其电解质渗透压一般均低于体液,至多是近于或等于体液,如霍乱腹泻,烧伤时皮肤渗出,按理不会引起低渗性脱水。如果患儿通过饮水或输液使水的缺失得到部分补充,钠等电解质未被补充,仍继续丢失,即可引起低渗性脱水。故低渗性脱水多发生在所失液体含电解质较高(如霍乱、痢疾及烧伤),病程迁延(如腹泻日久),能饮水而又不吐的患儿,尤其是营养不良或3个月以下的婴儿。重症病例常与输非电解质液过多有关。

低渗脱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比细胞内液低,使外液水渗入细胞内,引起外液进一步减少,并发生细胞内水肿。因此低渗脱水时的临床表现更具有以下特点:

(1)细胞内水肿

以脑细胞水肿最突出,表现为精神委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低于正常,严重时可昏迷、惊厥,甚至发生脑疝,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瞳孔不等大等。患儿脱水虽重,口黏膜却湿润,常无口渴。早期多尿,严重时变为无尿,此时机体已不能自行纠正低渗状态。

(2)细胞外液脱水相对较严重

在细胞外液脱水基础上,部分外液更渗入细胞内。故同样程度的脱水,低渗脱水时循环不良及组织间液脱水的体征更加突出。

(3)神经肌肉应激性低下

因钠离子有保持神经、肌肉应激性的生理功能。血钠明显降低时,患儿可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钝及腹胀,症状类似低钾血症。

3.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指脱水时体液渗透压高于正常,血钠>150mmol/L。虽血钠高,患儿体内仍存在钠的缺失,只是失水相对多于失钠。下述情况较易引起高渗性脱水:①急性失水所致的较重脱水,尤其伴呕吐不能进水者,如急性腹泻只1~2天,即引起较重脱水者;②丢失较多含电解质较少的液体,如渗透性腹泻、病毒性肠炎、尿崩症、利尿剂或肾浓缩功能差所引起的大量利尿;③发热、环境温度较高或肺通气过度等不显性丢失增多,又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者;④患儿因病不能饮水,不能表达渴感(如婴儿、智力障碍儿)或渴感丧失时

(如昏迷)被忽略喂水,以及得不到淡水饮用时,如沙漠、航海环境中;⑤治疗时给含钠液过多。

高渗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内液水外渗至外液,引起细胞内脱水,细胞外液脱水被外渗的细胞内液有所纠正,使患儿循环不良及组织间液脱水的体征相对减轻。容易引起对脱水程度估计不足。细胞内脱水表现为高热、烦躁、烦渴、口黏膜明显干燥、无泪、尿少、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严重时意识障碍、惊厥及角弓反张。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脑细胞紧密相连,无间质,脑细胞脱水时水直接进入血循环,可引起颅内压降低,脑血管扩张,严重时发生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可危及生命或引起后遗症。近年报告高渗脱水可引起脑脱髓鞘病,患者脑脊液中髓鞘基础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浓度极度增高。

治疗

(一)脱水的纠正(体液累积损失的补充)

脱水治疗的要点是:①及早恢复血容量及组织灌注,尤其是肾循环;②补充累积损失,即补充体液所失液量及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③防止新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发生,包括补充生理需要及继续丢失;④密切观察、记录患儿恢复情况,及时分析病情,随时调整补液方案。

1.恢复血容量及组织灌注

有明显血容量及组织灌注不足症状体征的患儿,如面色苍白、四肢凉、脉细弱、尿显著减少等,应立即静脉输入等渗含钠液,如2∶1溶液,林格乳酸钠液或生理盐水(呕吐所致脱水)20ml/kg,在0.5~1小时内快速输入,必要时可重复一次。在补液过程中,恢复肾循环及尿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肾恢复功能后,才能对体液平衡进行调节。只要所给液体大致符合机体需要,肾能保留所需,排出所余,保持体液平衡,使补液更为容易。肾循环未恢复前,过早给低渗溶液容易引起体液低渗状态。高渗性脱水很少发生循环不良,一般不需补充等渗含钠液扩容,但脱水严重,引起循环不良时,也可补充等渗含钠液。因快速补给,不会使血钠更增高(但如数小时内供给,则随着不显性丢失及继续丢失水,可使高钠血症加重)。

如果患儿脱水不十分严重,无循环不良或循环不良症状、体征不很重时,可直接采用2/3张或1/2张含钠液扩容并补充累积损失,不一定要用等渗含钠液扩充血容量。

2.累积损失的补充

即脱水的纠正,需根据患儿的脱水程度、张度、有无酸碱失衡及低钾等情况,有计划地进行。

(1)补液量

主要根据患儿脱水程度及年龄。婴幼儿轻度脱水,补充累积损失液量为30~50ml/kg,中度50~90ml/kg,重度100~120ml/kg;2岁以上儿童分别为<30ml/kg,30~60ml/kg,60~90ml/kg。上节所述恢复血容量的输液量均包括在补充累积损失液量内计算。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脱水严重,临床容易将脱水程度估计过高,补充累积损失的液量可略减少,如估计为重度脱水时,可按中度脱水补;反之,高渗性脱水时,易将脱水程度估计过低,补充累积损失的液量可略增加。

(2)补充液体的张度及速度

补充累积损失开始时,液体张度宜高一些,速度快一些,以后张度及速度均适当降低,但补充累积损失液体的总张度:等渗脱水按1/2张~2/3张液补充,低渗性脱水按2/3~等张液补充,高渗性脱水按1/3~1/2张液补充。等渗及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宜在8~12小时内补足,输液速度相当于每小时8~10ml/kg。高渗性脱水体内仍缺钠,故仍应给低渗含钠液,如所补充液体张度过低(如输葡萄糖液),速度过快,血钠下降过快,会引起急性脑水肿而发生惊厥等症状。血钠下降速度以每小时不超过1~2mmol/L,每天不超过10~15mmol/L为宜。高渗脱水患儿有尿后,在所输液体中,加入适量钾盐,既可提高所输液体的渗透压,又不增加钠负荷。例如对无血容量及组织灌注明显不足的患儿,可先输1/2张含钠液,如3∶2∶1液,患儿有尿后,再用1/4~1/6张含钠液内加氯化钾,使其浓度达0.15%(0.1%~0.3%)继续补充累积损失,这种液体总的渗透浓度相当于1/3~1/2张液(渗透浓度为110~135mOsm/L左右);补充累积损失输液速度为每小时5~7ml/kg。有人主张累积损失在48小时内补足,这样每日输液量为1/2累积损失+每日生理需要。

(3)酸碱失衡的纠正

补充累积损失的过程中,应同时纠正酸碱失衡,临床上以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多数患儿酸中毒可在输含HCO3-及NaCl溶液(如2∶1液及其稀释液)的过程中被纠正。因为除溶液中的HCO3-有利于酸中毒的纠正,随着组织灌注及肾循环的恢复,葡萄糖的供给,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经尿排出,酮酸及乳酸被代谢为CO2,酸中毒可进一步自行纠正。如片面按血HCO3-或二氧化碳结合力缺少程度,用公式计算出所需补充NaHCO3来补液,往往可引起高钠血症或代谢性碱中毒。由于呕吐严重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或迁延性呕吐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均可用生理盐水或其稀释液补充累积损失,以补充所丢失的Cl-

(4)钾的补充

脱水患儿由于较长时间(如≥3天)饮食不足或丢失钾,如腹泻、呕吐及糖尿病酸中毒等,体内常有钾缺少,如不补充钾,患儿可在补液过程中出现低钾血症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故对这类患儿在补充累积损失时要进行补钾。静脉输入氯化钾,溶液浓度不宜超过0.3%,必须待患儿有尿后缓慢滴入,否则易引起高血钾症。快速从静脉注射钾盐,可致心跳骤停,在非监护情况下必须绝对禁忌。一般可在患儿有尿后,用加钾的1/2~2/3含钠液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如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液M2A、MG3、M3A或M3B。也可口服10%氯化钾溶液,每日200~250mg/kg,分6次,每4小时1次,口服较安全,适用于不十分严重的病例。钾是细胞内电解质,缺钾完全纠正常需数日,待患儿进食热卡达基础热量时,即可停止补充钾盐。

(5)补液途径

口服补液是最简便、经济、安全,又符合生理的补液途径。ORS在我国经多年临床应用,已证明对绝大多数腹泻轻、中度脱水有良好效果。累积损失补液量同上,按脱水程度计算,少量多次喂服,轻度脱水约50ml/kg,在4小时喂入,中度脱水60~90ml/kg在6小时左右喂入。重度脱水、呕吐频繁、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急腹症儿及新生儿一般不宜采用口服补液。胃肠道外输液,以静脉输液效率最高,临床最常采用,可从头皮或四肢静脉输入。其缺点是输入液量及电解质不能受患者渴感调节,因此输入液体必须经严格计算,无计划的输液,有一定危险性。灌肠输液、皮下输液效率低,已被淘汰。骨髓腔或腹膜腔输液虽能较快被吸收,但操作复杂,易于引起感染,不宜常规采用。但在情况紧急,如小婴儿严重循环障碍静脉穿刺困难时,可采用骨髓穿刺输液。

3.密切观察、记录病情

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恢复情况,包括每天测体重,随时记录出入量,观察表1所列各项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有无合并症发生等,如腹胀等低钾表现。必要时测尿比重,血钾、钠、氯及尿素氮、肌酐等。每数小时应小结分析一次病情,以便必要时随时调整输液计划。

(二)补液常用液体的种类及补液途径

补液常用液体可分为三类

1.非电解质溶液

包括饮用水及5%~10%葡萄糖溶液等。其药理效应是:①补充由呼吸、皮肤所蒸发的水分(不显性丢失)及排尿丢失的水;②可纠正体液高渗状态;③不能用其补充体液丢失。

葡萄糖注射液:5%及10%葡萄糖是临床最常用的非电解质液。注射用水是禁忌直接由静脉输入的,因其无渗透张力,输入静脉可使红细胞膨胀、破裂,引起急性溶血。5%葡萄糖溶液渗透压为278mOsm/L,接近血浆渗透压,红细胞不被破坏,可安全地作静脉输入。葡萄糖在体内迅速被代谢而产生热量及CO2,或转变为糖原储存于肝、肌细胞内,其实际效果同白水,可视为无张力的液体。10%葡萄糖液比5%溶液供给更多热量,虽其渗透压比5%葡萄糖液高1倍,如由静脉缓慢滴入,葡萄糖可迅速被血液稀释,并被代谢,其效果基本与5%葡萄糖液类似。葡萄糖静脉输入速度应保持在每小时0.5~0.85g/kg,即每分钟8~14mg/kg,输入过快或溶液浓度过高,可引起高血糖及渗透性利尿。

2.等渗电解质溶液

此类溶液的电解质渗透浓度在300mOsm/L左右,接近体液的渗透浓度。其药理效应有:①补充体液损失;②纠正体液低渗状态及酸碱失衡,其含钾溶液可纠正低血钾;③不能用其补充不显性丢失及排稀释尿时所需的水。

氯化钠注射液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即生理盐水,每升含Na+、Cl-各154mmol/L,渗透浓度为308mOsm/L。含5%~10%葡萄糖的生理盐水,即为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除葡萄糖能提供热能外,该溶液的效用与生理盐水完全相同。

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虽与体液相近,但其Cl-浓度远比正常血浆Cl-103mmol/L为高,不利于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正。尤其婴幼儿肾排Cl-功能较差时,大量输入易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故临床常用等渗碱性液取代1/3量的生理盐水,即构成儿科常用的2∶1溶液。但急性呕吐所引起的脱水酸中毒及迁延性呕吐所致的低氯性碱中毒均可用生理盐水或其稀释液来纠正,因其可扩充血容量,补充呕吐所失的Cl-,只要恢复肾循环,前者可通过尿排出酸性代谢产物,纠正酸中毒;后者只要有尿后注意适当补钾,体内过多的HCO3-可由尿排出。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即林格(Ringer)液,每100ml含氯化钠0.85g,氯化钾0.03g,氯化钙(结晶)0.033g,为含钠、钾、钙、氯的等渗溶液,渗透浓度同生理盐水,其Na+、K+、Ca2+的浓度与血浆相近,Cl-的浓度同生理盐水,也明显高于血浆,同样存在不利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缺点。目前市售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有含5%葡萄糖及不含糖两种制剂)做了改进,各种电解质浓度均较接近血浆,且含有28mmol/L乳酸根,有利于酸中毒的纠正。溶液中含有钙离子,与血中抗凝药混合可致血液凝固,故不适于输血时采用。另外,溶液所含钾及钙离子浓度不够高,常不足以纠正低钾或低钙血症。

氯化钠乳酸钠注射液(2∶1溶液):由2份生理盐水及1份1/6mol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临时配制而成。溶液的渗透浓度同生理盐水为316mOsm/L,但所含Cl-浓度为105mOsm/L,与血浆一致,其浓度为53mOsm/L,显著高于血浆,可提供碱贮备,纠正酸中毒。

1.4%碳酸氢钠溶液及1/6M乳酸钠注射液:均为等渗碱性含钠液,能增加体液碱储备,中和H+,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市售碳酸氢钠针剂一般为5%溶液,使用时应稀释至等渗,即1.4%溶液,为便于计算,临床常将此5%溶液1份,加葡萄糖液2份配制而成。乳酸钠针剂为11.2%溶液,相当于1mol(M)溶液,使用时需稀释6倍,使其成为1/6M等渗溶液。乳酸钠进入体内需在有氧条件下,经肝代谢转变为HCO3-后才具有纠酸作用。当患者缺氧、休克、心力衰竭、肝功能异常及是未成熟儿时均不宜使用。

上述等渗含钠液的成分和电解质渗透浓度见表2。

表2 常用等渗电解质液成分及渗透浓度

注:*Ca2+ 1mmol/L可产生2mOsm/L渗透压;**其他电解质。

3.1/2~2/3张含钠电解质液

为等渗电解质液的稀释液,即用5%葡萄糖液将等渗含钠液稀释成1/2~2/3张的溶液。除严重脱水、休克或低渗脱水患儿,宜首先用等渗含钠液快速静脉输入,以迅速补充血容量、恢复肾循环外,一般脱水临床常用1/2~2/3张电解质液进行补液。这类溶液既能补充体液的累积损失,又可补充不显性丢失及肾排水的需要,有利于肾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及排出体内堆积的酸性代谢产物等,又可防止发生高钠血症。

3∶4∶2溶液:由3份5%葡萄糖液,4份生理盐水及2份1/6mol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组成,此液实际是2/3张的2∶1溶液。

3∶2∶1溶液:由3份葡萄糖液,2份生理盐水,1份1/6mol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组成。为1/2张溶液,是2∶1溶液用葡萄糖液稀释1倍的溶液。

其他等渗电解质液的稀释液:生理盐水、林格液等均可根据病情需要用葡萄糖液稀释成1/2~2/3张液。目前商品有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液M3A、M3B、MG3及R2A等注射液。R2A属2/3张电解质液;M3A,M3B、MG3均属1/2张液(表3)。

表3 临床常用的1/2张~2/3张含钠液电解质成分及渗透浓度

注:*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2A液尚含有Mg2+ 2mEq/L及HPO4- 13mEq/L,葡萄糖含量:M3B 2.7%、MG3 10%。

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OR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配方,其成分是: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g,用饮用水稀释至1L供口服。为2/3张电解质溶液。实验证明2%左右葡萄糖是促进水及钠盐自肠道吸收的最佳浓度。本品已有商品供应,价格低廉,不需静脉输液设备,自推广应用后,已使某些地区腹泻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ORS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患儿补充累积损失,但新生儿宜慎用。1984年WHO又推荐一种新的ORS配方,用枸橼酸钠2.9g取代原配方中的碳酸氢钠,枸橼酸钠不易潮解,便于保存,且口味较好,患儿较易接受。目前市场也有成品供应,称为“口服补液盐Ⅱ号”。近年也有用50~80g/L谷物(米粉、米汤)代替葡萄糖,制成谷物ORS。由于谷物来源充足、价廉,有利于补充营养,适用于边缘农村地区。对照观察用于治疗霍乱,疗效与葡萄糖ORS相同。

20世纪90年代后,有多篇采用减低渗透压(减渗)的ORS治疗小儿腹泻脱水报告,将ORS中的Na+从90mmol/L降至60~75mmol/L,葡萄糖从111mmol/L降至75mmol/L(表4)。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与经典ORS比较,减渗ORS可减少便量,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计划外静脉输液及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但也有认为两组疗效一致,而在减少便量及缩短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确可减少计划外静脉输液及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WHO确认了这些研究成果,2002年推荐出减渗ORS配方:氯化钠2.6g,氯化钾1.5g,枸橼酸钠2.9g,无水葡萄糖13.5g,加饮用水1L。目前配方已有商品供应。

将标准ORS多加半倍水,即将ORS配方加水1.5L,其电解质浓度相当于1/2张液,作为减渗ORS用于治疗及预防脱水,效果也较满意。

表4 不同ORS的成分及电解质渗透浓度

注:ORSⅡ及减渗ORS均含2.9g枸橼酸钠,因其分子量约为290,2.9g相当于10mmol/L。该酸为三价酸,10mmol/L含Na+及枸橼酸根阴离子各30mEq/L,后者经体内代谢,产生HCO3- 30mEq/L。

4.生理维持液

虽也属等渗含钠液的稀释溶液,但渗透浓度一般≤1/3张,主要用以补充水及钠、钾的生理需要(表5)。

生理维持液:其配方是:5%~10%葡萄糖溶液800ml,生理盐水200ml,氯化钾1.5g。

葡萄糖钠钾注射液(简称糖盐钾溶液):含葡萄糖8%,氯化钠0.18%,氯化钾0.15%。其电解质浓度见表5。有商品供应,可作为生理维持液。

表5 常用生理维持液的成分及电解质渗透浓度

如果患儿只需维持生理需要1~2天,尤其较大儿童或能部分进食者,也可用1/3~1/5张生理盐水,或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4A注射液作为维持液。

5.高渗电解质液

3%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低钠血症。5%及10%氯化钠注射液多用于配制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表6),每支10ml或20ml,便于携带。

表6 用10%氯化钠等溶液配制各种常用电解质溶液举例

注:*总液量超过100ml部分临床可忽略不计。

脱水的预防

1.体液生理需要的维持

正常人体不断通过皮肤蒸发出汗、呼吸、排尿及粪丢失一定量水及电解质。这些丢失需及时补充,称为体液的生理需要。机体的生理需要与其代谢热量相关。每代谢100kcal(418.4kJ)热约需水150ml。由于食物代谢或组织消耗尚可内生水(约为20ml/100kcal),故实际需外源补充水可按120~150ml/100kcal估计,最低也不能低于100~120ml/100kcal。环境温度、湿度、对流条件改变(如新生儿蓝光照射),或机体情况变化(如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等)均可影响上述生理需要量。例如体温高于37℃,每超过1℃需增加生理需要液量12%;通气过度需增加液量10~60ml/100kcal,多汗增加10~25ml/100kcal。

每日电解质的生理需要:Na+为3mmol/100kcal,K2mmol/100kcal,以氯化钠、氯化钾供给即可满足Cl-的生理需要。输入生理维持液量(表7),即可满足电解质的生理需要,此液即按含Na+为3mmol/100ml,K+为2mmol/100ml,Cl-为5mmol/100ml设计。

患儿饮食不足需进行液体疗法时,所需热量可按基础代谢计算,即每日1000kcal/m2体表面积计算(1kcal=4.184kJ),按上述每消耗100kcal热量需水120~150ml计算,则每日需生理维持液1200~1500ml/m2,至少1000~1200ml/m2。儿科习惯用体重kg来计算液量,生理维持液量可按婴儿每日70~90ml/kg,幼儿60~70ml/kg,儿童50~60ml/kg计算(表7)。静脉输入液量也可通过调整输液速度加以控制,每小时输入速度婴儿为3ml/kg,幼儿为2.5ml/kg,儿童2ml/kg左右为宜。

表7 基础代谢时所需维持液量

国外目前常采用以下按体重计算生理需要液量的办法:3~10kg体重儿按100ml/kg,10~20kg体重儿按1000ml+每超过10kg体重1kg,增加50ml,>20kg体重儿按1500ml+每超过20kg体重1kg,增加液量20ml计算。例如25kg小儿每日所需生理维持液为:1500ml+(25kg-20kg)×20ml/kg=1600ml。

患儿如能部分进食,进食液量应计入生理需要量中。如患儿肾功能正常,尿量可作为观察补液量是否恰当的参考。尿量过多常说明输液过多。尿量维持在每小时婴儿2~2.5ml/kg,幼儿1.5~2ml/kg,儿童1~1.5ml/kg左右为宜。

单用静脉输液维持生理需要时,一般难以满足患儿热量的需要。如输液持续时间较短(3天以内),患儿又无营养不良,一般只需输5%葡萄糖液,已能满足20%以上热量需要,即可防止发生酮症及体内自身蛋白质的消耗。待患儿恢复进食后,即能迅速补足体内的营养缺失。如较长时间不能进食,尤其是营养不良儿,则需通过静脉营养或鼻饲等肠内营养补充营养需要。静脉输入葡萄糖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可引起高血糖及渗透性利尿,以每小时输入不超过0.5~0.85g/kg,即每分钟8~14mg/kg为宜。

2.体液继续丢失的补充

患儿开始补液后,大多数仍继续有不同程度的体液异常丢失,如腹泻、呕吐、皮肤出汗或渗出等。这部分液体如不给予及时补充,又会发生新的脱水、电解质紊乱。补充继续丢失的原则是异常丢失多少及时补充多少。这就需要根据每一具体患儿,每日不同情况,做出具体的判断(表8)。综合文献报道的各种常见原发疾病丢失液中钠、钾、氯含量的范围或均值,由于每一具体患儿存在较大差异,故这些数值只能供参考,必要时可测定丢失液中的电解质浓度。腹泻丢失量实际临床不易收集测量,一般可按每天10~ 40ml/kg估计,用1/3~2/3张电解质液补充,呕吐液(包括胃引流液)一般用3份生理盐水,1份0.15%氯化钾液溶液补充。继续丢失液可每4~6小时估计一次,加入补充累积损失的液体或生理维持液中补给,也可经口补充。一般不宜晚于丢失后6小时再补充。

表8 各家报道不同丢失液中钾、钠、氯浓度的范围或均值

注:*EPEC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作者
陈绍潞
来源
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第7版,978-7-117-05093-4
上一篇:身材矮小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