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多汗
多汗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hyperhidrosis

概述

汗腺广泛分布于皮肤的真皮层,汗液分泌过多称为多汗(hyperhidrosis)。出汗本是一种生理现象,机体通过出汗蒸发,可吸收、散发热量,以维持体温正常;但如在环境温度、衣被保温适宜,小儿安静或入眠时,仍大量出汗,就有可能为病理性多汗。但需结合其他伴随症状进行分析,如经仔细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出汗仍可能是生理性的,因出汗多少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与遗传有关。多汗是小儿的常见症状,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活泼多动,出汗一般比成人多。

病因及其鉴别诊断

常见多汗原因有:

(1)大脑皮质的影响:如精神紧张、恐惧、感情激动等,此外,如脑损伤、剧烈疼痛及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

(2)下视丘出汗中枢及其以下通路受激动致交感神经兴奋:

1)感染性疾病:慢性感染如结核等;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各种感染性疾病及热性病的退热期等。

2)风湿性疾病:风湿热、类风湿病及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

3)代谢、内分泌、营养性疾病:身体虚弱、婴儿营养不良、佝偻病、低血糖;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垂体功能亢进及糖尿病等。

4)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

5)药物和中毒:解热镇痛药、催吐药、毛果芸香碱及哌替啶等,以及汞、铅、砷、有机或无机磷等中毒。

6)其他:如嗜铬细胞瘤、间脑综合征。

(3)颅内、脑干、脊髓及交感神经节的炎症或损伤,如颅内炎症、出血、损伤、脊髓灰白质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空洞症、横断性脊髓炎或损伤。

多汗是特异性较低的症状,需根据伴随的症状、体征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不宜单根据多汗来诊断疾病,如根据婴儿多汗就诊断佝偻病,夜间盗汗诊断结核等。

出汗的生理

出汗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下丘脑有出汗中枢,经延髓与脊髓侧束传至交感神经,刺激汗腺分泌汗液。来自大脑皮质及皮肤温觉感受器的冲动,及血循环温度升高均可刺激出汗神经中枢,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出汗。一般交感神经末梢的神经介质是肾上腺素,而人体大部分汗腺的交感神经末梢介质是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促进汗腺分泌。在生理情况下,环境炎热、衣被过厚、运动时体内产热增加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均可通过上述神经反射,引起出汗,以增加散热;而掌、跖及额部皮肤的交感神经末梢的介质是肾上腺素,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可引起这些部位出汗。这两种形式出汗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经常以混合形式出现。

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吴明昌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第7版,978-7-117-05093-4
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第1版,978-7-117-07629-1
上一篇:皮疹 下一篇:水肿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