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瘢痕
瘢痕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car

概述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产物,其类型与创伤深度和个体体质密切相关。其本质是一种不具备正常皮肤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异常的、不健全的组织,其不仅破坏了体表美,还可妨碍相关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畸形。其形成受遗传、种族、年龄、部位、张力、内分泌紊乱、外伤和皮肤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发病机制

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胶原的合成和降解代谢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相关。

病理学

组织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呈粗大束状或成片的胶原沉积,插入周围组织中,显著的玻璃样变性,炎症反应不明显(图1)。

图1 瘢痕组织病理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压力疗法: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受压瘢痕组织血液循环减少,组织缺氧,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瘢痕变薄,压力疗法在切口愈合时即可实施,保持一定压力,需坚持数月到1年。

(2)注射疗法:瘢痕内注射长效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具体方法为曲安奈德50mg加2%利多卡因1~2ml混合后局部注射入瘢痕组织内,瘢痕组织较硬时使用助推器辅助注射,直至注射区水肿变白,保证药物充分进入瘢痕组织,注射后加压止血,嘱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每3~4周1次,经3~4次注射后,皮疹逐渐变平变软。

(3)放射疗法:X线、电子束及放射性核素治疗可抑制成纤维细胞,从而抑制瘢痕出现和增生。

(4)硅胶膜:外用制剂,可与伤口愈合后局部外敷。

2.手术治疗

(1)增生性瘢痕: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明显效果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时机须待瘢痕软化稳定后,一般为创口愈合后3~6个月,对于重要部位可提前进行。较窄的线状瘢痕可采取直接切除,切除后游离切口两侧皮瓣,减小张力,5-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5-0丝线间断或皮内缝合皮肤。对于较宽(大于5cm)的条状瘢痕,手术切除时可采用W成形术,要做到对合整齐,缝合细致。面积较大的瘢痕切除后需进行植皮或先进行皮肤扩张后再进行皮瓣修复(图1~7)。

(2)瘢痕疙瘩: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高,往往采取手术联合非手术疗法,切除较大瘢痕疙瘩时可沿皮损边缘内取切口,保留部分瘢痕表面组织,切开后锐性剥离并切除瘢痕组织,彻底止血,封闭无效腔,缝合皮肤切口,术后加压包扎,并配合放疗、局部注射等方法。

(3)挛缩性瘢痕:手术要彻底解除挛缩,术后可行辅助牵引。

图2 面部萎缩性瘢痕

图3 面部萎缩性瘢痕切口设计

图4 面部萎缩性瘢痕切除缝合后

图5 耳垂瘢痕疙瘩

图6 耳垂瘢痕疙瘩切口设计

图7 耳垂瘢痕疙瘩术中分离瘢痕组织

图8 耳垂瘢痕疙瘩切除缝合后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实用美容皮肤科学,第1版,978-7-117-26204-0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4版),第4版,978-7-117-20409-5
上一篇:腋臭 下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皮肤表现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