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ilomatricoma
中文别名 :钙化上皮瘤;毛囊漏斗部毛母质瘤;毛囊漏斗毛母质囊肿
英文别名
calcifying epithelioma
概述
又称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oma),毛囊漏斗部毛母质瘤、毛囊漏斗毛母质囊肿,女性发病率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损害是个孤立的坚硬肿瘤,直径由半厘米到3~5cm,通常发生于面部或上肢等处真皮下部或皮下脂肪内并和表皮粘连(图1),皮肤表面正常,以后可以溃破。在结缔组织间,有密集成群的“嗜碱性细胞”,这些细胞的细胞核是圆形或椭圆形,染色很深,而细胞浆不多,细胞边界也不明显,所以细胞核像是密集在一起,和基底细胞癌细胞有点相似。另有一类细胞染成淡红色,有清楚的边界,而中央的细胞核不能明显染色,这类细胞被称为“影子细胞”。在早期时,损害内有较多的“嗜碱性细胞”团;到晚期时,若干“嗜碱性细胞”逐渐变成“影子细胞”。此外,组织内常有些角质细胞,“影子细胞”附近常有异物巨细胞反应;偶然有黑色素存在(图2)。钙质沉着往往成片出现于“影子细胞”区内,也可以是发生于“影子细胞”细胞浆中的钙质细粒,有时发生骨化。

图1 毛母质瘤

图2 毛母质瘤病理
治疗
治疗方法是切除,然后可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4版,978-7-117-20409-5,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