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solar keratosis
中文别名 :老年角化病;光照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多半发生于老人的面部、手背及前臂等经常日晒的部位,以前被称为老年角化病(keratosis senilis),有角质鳞屑,可以演变成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也常称为光照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
本病和长期日晒有关,多半发生于常在室外工作的人,日光照射、紫外线和放射能、辐射热、电离辐射以及接触沥青、煤提炼产物均可诱发本病。日光干扰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而促使细胞增生,释放高能量的电磁波也可有影响。此外,患者多半是皮色较白的中年以上者,个人的易感性也和本病有关。
组织变化往往和鲍温病(Bowen’s disease)相似而称半度鳞状细胞癌,棘细胞层不规则地肥厚,棘细胞紊乱排列,有的发生空泡或角化不良,有的有丝状核分裂。基底细胞也不典型,往往不像正常排列成栅状,角质层肥厚可有角化不良的有核细胞。真皮深部胶原纤维常有嗜碱性变性,并有炎性浸润(图1、2)。

图1 日光性角化病病理

图2 日光性角化病病理
主要分为肥厚型、萎缩型、苔藓型、色素型和棘突松解型
肥厚型的表皮过度角化并有灶性角化不全,表皮肥厚而呈乳头瘤性增生,有的细胞不典型,真皮浅部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
萎缩型的角化现象较轻,表皮萎缩,基底细胞不典型并可向真皮延伸及围绕毛囊和汗腺管,有时基底层上方有空隙及少数棘层松解细胞。真皮浅部有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可发生嗜碱性变性。
苔藓型除上述变化外,尚可见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及表皮下带状炎细胞浸润,真皮上部还可见胶样小体。
色素型表皮内色素显著增多。
棘突松解型:在表皮基底层不典型细胞上方,可见裂隙,其中有少量棘突松解细胞。
本病是癌前皮肤病,特别是鲍温病样型容易发展成鳞状细胞癌,由日光性角化病逐渐递变到第一度鳞状细胞癌时没有很明显的分界。一旦表皮下部不规则地增生,染色嗜酸性的较大表皮细胞成群地深入真皮内时,往往是恶变的征兆。
日光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要尽量防避日晒,对日光显著敏感者可搽遮光剂。
液氮、电干燥法、激光、刮术或切除术酌情选用,手术切除是比较好的方法,而放射疗法不可应用。皮损较多较小而难应用上述疗法时,可用5%氟尿嘧啶霜或溶于丙二醇的5%氟尿嘧啶溶液涂搽患处,每日2次,一般在4~10天内发生局部红斑及灼热感,10~14天后有较强的反应而应停止治疗,通常在停止治疗2周后痊愈,如果仍未痊愈,就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否已经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