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接触性口炎
接触性口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llergic contacted stomatitis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概述

接触性口炎(allergic contacted stomatitis)是超敏体质者的口腔局部与药物、修复材料等接触后,发生变态反应而引发的一种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为检出引起接触性口炎的致敏原,常需作斑贴试验。由于口腔中唾液的冲洗和稀释,妨碍了试验物与黏膜充分接触,因此黏膜表面上的斑贴试验常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对同一物质引起的敏感反应,在皮肤和口腔黏膜上的表现有三种情况:①皮肤敏感,黏膜不敏感;②皮肤和黏膜都敏感;③黏膜敏感,皮肤不敏感。最后一种情况极为少见。因此对某一接触物的皮肤斑贴试验的结果(阳性或阴性),大多能代表该接触物是否就是引起接触性口炎的致敏物质。因此皮肤斑贴试验可代替在口腔黏膜上的直接斑贴试验。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常规治疗方法:

1.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皮肤斑贴试验,检出病因并除去之。托牙口炎可更换托牙材料。汞合金口炎可更换不含汞的其他充填材料。

2.局部治疗:吸吮冰冻水果片可缓解口腔黏膜的红斑、水肿。如形成糜烂、溃疡,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膜(如异丁酸曲安奈德药膜等)。如灼热、疼痛症状明显,可含漱含有表面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和苯海拉明的漱口液,每3~4小时1次,每次在口中保留5分钟左右。如系接触了强烈化学物质所致,应立即使用大量冷水冲洗;如为碱性物质,可用弱醋酸或食用醋中和;如系酸性物质,可用碳酸氢钠中和;如系苯酚,可用酒精中和。

3.内用药物:抗组胺类药物可常规服用。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内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日30mg,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来源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12年版,第1版,978-7-117-17436-7
常见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第2版,978-7-117-12534-5
上一篇:接触性黏膜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