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discoloraton of the nail
严重贫血、血管痉挛、黄疸及红细胞增多症等病可以使甲板失去正常的透明度而使甲变色;甲营养不良、甲弯曲及甲真菌病等可使甲板呈现红色、淡黑、淡绿或灰色,例如白色念球菌能使指甲变成暗绿或黑褐色。多种皮肤病如甲癣、甲周炎、梅毒、脓疱性银屑病及剥脱性皮炎使甲呈污黄色。
某些药物内服或注射能使甲变色:砷剂可以使甲发生纵行的白色条纹;金剂使甲板呈黑褐色;汞剂使甲灰色;银剂使甲灰青;久服四环素使甲发黄;氯喹使甲床发生青黑色;酚使甲床发生固定疹而呈暗青色。(图1)

图1 药物所致褐甲
此外,甲面接触某些化学品而染色,常被误认为甲病。例如,染料、染发药、硝酸银或高锰酸钾溶液等使甲面有不易洗去的颜色,戊二醛,苦味酸等化学品使甲染成黄色,又如,吸烟的人右手拇指及示指常被纸烟熏成黄褐色,但附近皮肤也被染色而不难认识。
甲床的变色也使甲部发生颜色变化,而甲板正常。例如,口服阿的平使全身皮肤发黄,甲板甲床变色而发黄。贫血使甲部苍白,红细胞增多症的甲部呈发绀色,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甲半月常呈红色,艾迪生(Addison)病的甲部有色素沉着,慢性低蛋白血症或肾病综合征偶然引起甲下两条平行的白色条纹,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可使甲床呈混浊的乳白色,肾衰竭患者的甲床不仅因贫血而苍白,还略呈淡黄或淡灰褐色。
1.黄甲综合征(yellow nail syndrome)
黄甲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黄甲、淋巴水肿及胸腔积液三联症。本病是由淋巴管发育障碍或阻塞引起体液循环障碍造成指甲甲板增厚和淋巴淤积所致而变黄,同时淋巴淤积在皮下结缔组织形成水肿和胸腔积液。
指甲及趾甲都可对称地发生变化,先是指(趾)甲生长缓慢,几乎停止生长,每周只长0.1~0.25mm,而正常指甲生长速度约为0.5mm。甲板表面虽和正常甲面一样光滑,但可有横嵴、横沟,甲板可增厚,甲板过度弯曲,甲外皮消失,甲半月可以不见,甲面呈黄色、黄绿色或略带黑色。有的指甲浮空在甲床上,呈甲剥离状,指甲(趾)脱落通常影响1个或多个指(趾)甲,而且达基层,再生非常缓慢。有的患者甲周组织肿胀,像是慢性甲沟炎,甲变化往往永久存在,有的可渐恢复正常。
淋巴水肿是黄甲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面部及手部持久肿胀,小腿尤其踝部的淋巴水肿尤其显著,也有球结膜水肿的报道,严重的全身性淋巴水肿少见。
肺部的慢性疾病是另一主要症状,呼吸道容易屡次感染,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而常咳嗽、咳痰,或有支气管扩张及肺部炎症,反复发生胸腔积液,常有胸膜粘连。黄甲综合征不仅累及胸膜,也可涉及其他浆膜,如心包、结膜、肠淋巴管扩张导致的乳糜性腹水。
此外,少数患者有鼻窦炎、心肌病变、低丙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粒细胞减少、及智力发育不良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和本病有关,有的也可能是巧合。近年来,国外文献有黄甲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的报道如喉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及胆囊癌均有报道,通过手术肿瘤切除和化疗后黄甲迅速被正常甲取代,也有学者认为肿瘤可加重或使淋巴功能失常,黄甲综合征可能是副肿瘤综合征的一个表现。还有合并雷诺病、真菌感染,少数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
黄甲综合征多半发生于中年,也可见于青年,只偶尔发生于儿童,甲板增厚并有黄色物质沉积,轻度仅有黄甲,缓慢进展的肢端水肿。淋巴水肿可由于微小淋巴管发育异常,有先天性闭塞的缺陷而妨碍淋巴循环,感染及外压等因素可使淋巴水肿加重,因而常在多年以后尤其中年时期才出现。
大量维生素E可治本病,每次400单位,每天2次,可使指甲恢复正常生长速度和颜色,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报道,但效果也不肯定。利尿剂的使用可减轻淋巴水肿,并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氨苄西林等。
2.白甲(leukonychia)
又称甲白病(leukopathia unguium)。甲板有白点的为点状白甲(leukonychia punetata),有白色条纹的为线状白甲(leukonychia striata)(图2),完全变白的为全白甲(leukonychia totais),部分变白的为部分白甲(leukonychia partialis)。
点状白甲可见于正常人,或由于局部轻微外伤所致。线状白甲为甲板上出现一条或多条白色横线或纵线,常由遗传或外伤、烟酸缺乏病等引起。所有甲出现规则的白色横线应考虑可能有急性砷或铊中毒;甲板或甲床的纵白线为Darier病的典型表现。甲板部分变白见于结核病、肾炎、冻疮、转移性肿瘤、麻风和外伤。全白甲常是先天性疾病(图3),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甲可单独存在或伴有其他综合征:如白甲-匙状甲-耳聋-指节垫-掌跖角皮病综合征、白甲-多发性皮脂囊肿-肾钙化综合征等;但全白甲也可出现于伤寒、麻风、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等。

图2 线状白甲

图3 先天性全白甲
接触硝酸、亚硝酸盐和浓氯化钠溶液也可引起甲变白。真菌性白甲大多同时伴有甲分离和甲下角化过度。
3.黑甲(melanonychia)及甲部色素纵条(longitudinal pigmented bands of nails)
黑甲可因甲母质或甲床黑素细胞数目增多或黑素细胞异常增生引起,主要包括甲雀斑样痣、甲母痣。这些黑甲呈黑色纵条上下一致自甲根部至甲远端。甲雀斑样痣一般颜色较浅,条纹较细,发生的部位多在甲根部,拔甲后往往消失。甲母痣颜色较黑,条纹也较宽,但宽度超过0.4cm应引起重视需积极治疗,如观察纵条上窄下宽时有可能发生恶变,特别是根部成不规则片状往往已经发生黑素瘤。红色毛癣菌、黑曲霉等真菌感染、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可致黑甲;摩擦、挤压引起的甲下出血和重金属沉着也可致黑甲,应予以鉴别。黑甲也是铅中毒、PUVA或离子放射治疗后的一种反应。另外,黑甲还可由药物如:米诺环素、氟康唑、金制剂、抗疟药(如氯喹)、化疗药(如羟基脲、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等诱导黑素细胞活性增加而产生。
甲带状色素沉着是从甲护皮延伸到甲板远端边缘的纵向褐色色素带,发生于一个或几个指甲,常是一种先天性异常,也可由于甲母有个黑子,或是由于甲母处有活跃的黑素细胞,因而长出的指甲部分含有大量黑色素而呈纵行条状色素沉着(图4~7),另外,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慢性铅中毒、艾迪生病、黑棘皮病及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患者也可有此现象。

图4 甲带状色素沉着
1%的庆大霉素或多黏菌素B溶液每天可浸泡患甲两次,每次约1小时。1%醋酸溶液浸泡患甲也有效。

图5 甲母质黑子

图6 甲母质黑子
4.绿甲(green nails)
铜绿假单胞菌侵犯指甲时可使甲板部分或全部变绿而不伴有甲分离者称为绿甲(图8-1,8-2),伴有甲板远端分离及甲沟炎而被称为绿甲综合征(green nail syndrome)。

图7 甲母痣

图8-1 绿甲

图8-2 绿甲
5.青甲(blue nails)
指头的恶性黑素瘤(黑瘭疽)、甲下血肿及口服阿的平、喹啉等药物都可使甲部发青。银质沉着病可使甲半月呈灰青色。氟尿嘧啶、博来霉素、米诺环素及其他抗疟药、羟基脲、酚酞、齐多夫定也可使甲弧影或整个甲床呈现青色。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Wilson)病,甲半月呈天青色,角膜边缘有褐色状,下肢常有色素增生,面部、颈部及外生殖器的皮肤隐约的发绿。肝脾肿大,常有神经精神症状及肾损害,肝损害可引起皮肤发生蜘蛛痣及肝掌。本病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铜代谢有先天性异常,血清中有大量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asmin)而可损伤肝、脾、脑、肾、神经系统及角膜等各处组织,天青色甲半月即由于血浆铜蓝蛋白的沉积。
主要药物治疗方法是驱铜治疗。驱铜药物通过降低体内游离铜的水平,减少铜沉积及降低其产生的自由基对组织器官的损害。目前主要的驱铜药物包括铜离子螯合剂青霉胺和阻止肠道对铜吸收的锌剂。有研究表明青霉胺与锌剂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6.对半甲(half and half nails)
甲的近侧半边发白,远侧半边呈红色、粉红或褐红色,其间有清楚的分界,对半甲可出现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肝硬化氮质血症的患者。血液透析患者更常见缺少甲弧影、甲板破裂出血及对半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