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白痱
白痱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udamina

中文别名 :水晶疹;晶形粟粒疹

英文别名
miliaria crystallina
概述

晶形粟粒疹由Robinson于1884年首先描述。此病是一种暂时性闭合性疾病,由外泌汗腺导管渗漏汗液入表皮或真皮乳头引起,常发于湿热天气。汗液从导管漏出的情况不同,有三种粟粒疹,即红粟粒疹(红痱)、深粟粒疹(深部痱)和晶状粟粒疹。在红粟粒疹腺管闭合在表皮内,汗液漏出于表皮的下部。深粟粒疹,闭合在表‐真皮交界处,汗液渗漏于真皮乳头。晶状粟粒疹主要闭合于角质层内,汗液渗漏于角质层,产生角层下水疱。

病因学

天气突然很热、剧烈劳动、穿衣太多或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高热后,皮肤大量出汗,但因汗孔和角质层因维生素A缺乏或其他原因而完全掩盖汗孔,汗液的溢出发生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于是成为角质层下透明水疱。

组织病理

晶状粟疹的组织学特点是角层下水疱,疱腔中可有中性粒细胞,真皮上部小脉管周围有稀疏的淋巴细胞浸润,少量中性粒细胞(图1)。

图1 晶状粟疹(痱子)的组织病理

角质层下水疱,疱内空或少量中性粒细胞。其他有角层下水疱含有中性粒细胞的疾病有:脓疱疮、落叶型天疱疮。应与临床表现、病史结合起来,确立诊断。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痱子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是,将患者置于凉爽的环境中,减轻患者的不适。暑热天注意通风,散热降温,勤洗澡换衣,穿着宽松保持皮肤干燥。无水羊毛脂能消除毛孔闭塞,使汗液分泌正常。病情轻微者,外用痱子水、痱子粉、扑粉;皮疹较多有瘙痒者,外搽加有1%~2%酚炉甘石洗剂,或1%氢化可的松搽剂。避免搔抓,预防感染。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皮肤性病学,第1版,978-7-117-20522-1,2023.12
现代军事护理学,第1版,978-7-117-23619-5,2017.02
水疱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彩色图谱,第1版,978-7-117-10040-3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4版,978-7-117-20409-5,2015.05
上一篇:深痱 下一篇:汗腺囊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