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摩擦黑变病
摩擦黑变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friction melsnosis

中文别名 :Kobner型黑皮病

概述

摩擦黑变病又称为Kobner型黑皮病,由日本武藤等于1980年首先描述。本病好发于体型消瘦女性,未见于肥胖者,男性少见。

病因

由于强力反复地摩擦和压迫,加之紧贴骨面的皮肤皮下脂肪稀少,日久易损伤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而发病。本病起因于外在的局部刺激。最引人注目的刺激物是以尼龙、人造丝和棉花等为原料的浴巾。

组织病理

表皮基底层和棘层黑素颗粒增多,真皮变化以色素失禁为特征,真皮上层尤其在乳头层可见多数噬黑素细胞。特殊染色真皮内未发现有淀粉样蛋白沉积。附属器及血管周围有轻度炎细胞浸润。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治疗应停止摩擦刺激,使用柔软浴巾,避免强力摩擦皮肤。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
上一篇:焦油黑变病 下一篇:炎症后色素沉着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