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continentia pigmenti
中文别名 :布洛克-苏兹堡格;变性真皮黑变病
英文别名
Bloch-Sulzberger disease;melanosis cortidegenerative
概述
色素失禁症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发生,常有某种先天异常。有的有家族史,男女发病率约为1∶20。
病因学
色素失禁症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X-连锁(性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见于女性,现证实为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的Xq11(IP1)和Xq28(IP2)突变引起。核因子NF-κB基因调节体(NEMO)基因突变在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作用,显示其是发生本病的原因。
组织病理
小疱位于表皮内,伴海绵形成,有多数嗜酸性粒细胞,水疱间表皮常含有小团的表皮细胞,呈涡轮状排列及散在的大的嗜酸性透明胞质的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浸润如表皮。疣状增生处表现棘层肥厚不规则的乳头瘤样增生及角化过度,色素沉着处真皮上层噬黑素细胞增多,内含大量黑素颗粒,基底层黑素颗粒减少,有空泡变性。
无色性色素失禁症的皮疹处黑色素不规则地减少,甚至消失,多巴胺染色显示黑素细胞缩小,枝状突短,染色较浅。表皮内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真皮无炎症及噬黑素细胞。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红斑水疱期主要是保护皮肤,预防继发感染,如炎症严重可予抗生素及适量糖皮质激素。疣状增生期可以外用阿维A酸软膏,配合水杨酸软膏或者尿素软膏软化角质,但大部分患者自2岁开始疣状斑块和色素斑逐渐消退,故不建议特殊治疗。在色素沉着期,由于激光对色素失禁症的色素沉着治疗效果并不满意,因此不推荐使用。无色性色素失禁症也可自然痊愈。皮肤外损害应对症处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