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ityriasis amiantacea
中文别名 :石棉状癣
英文别名
tinea amiantacea
概述
石棉状糠疹(pityriasis amiantacea),其头皮上有厚积的像石棉状发亮的鳞屑,好发于儿童及青年,是对感染或外伤的反应,患者可伴有链球菌感染或银屑病。
病因学
可能是头皮对各种炎症性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相关疾病以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最为常见,头癣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可能属于毛囊角化异常,毛囊口角质增殖向上移行成为毛发鞘,脱落形成糠状鳞屑。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参与了其发病机制。埃及Abdel-Hamid IA等研究85例石棉状糠疹病例,病理诊断为银屑病者占35.3%,湿疹皮炎样者占34.2%(提示脂溢性皮炎或特应性皮炎的可能),经真菌镜检及培养证实为头癣者占12.9%,其中96.5%病例分离出葡萄球菌。
组织病理
无特异性改变,毛囊口有角质增生,皮脂腺可退化。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对症处理,软化角质,脱去鳞屑。可用5%硫软膏、5%水杨酸软膏或抗生素软膏或花生油外涂,用硫磺香皂洗头,硫磺香波、硫化硒、酮康唑洗头。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现代皮肤科学,第1版,978-7-117-31724-5,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