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毛囊性鱼鳞病
毛囊性鱼鳞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chthyosis follicularis

中文别名 :秃发性毛发角化病

英文别名
keratosis pilaris decalvans
概述

毛囊性鱼鳞病(ichthyosis follicularis)又称秃发性毛发角化病(keratosis pilaris decalvans)。

解剖学与组织学

毛囊口由于角栓存在,致使毛囊壶腹部膨胀,有时其下方1/3 部有卷曲毳发。中等度角化过度伴颗粒层变薄。晚期结缔组织萎缩形成瘢痕。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西医治疗: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 或维生素A 酸有一定疗效。外用10%尿素软膏、0.1%维生素A酸软膏等可减轻皮损。病情可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中缓解。

2.中医治疗:

内服药物:

(1)血虚风燥:肌肤干燥、粗糙、脱屑,轻微痒感,伴面色不华,头晕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养血祛风,滋阴润燥。主方:当归饮子(当归30g、川芎30g、白芍30g、白蒺藜30g、何首乌15g、黄芪15g、炙甘草15g,共研细末,每次12g,用水220ml 加生姜5片,煎至180ml,去渣温服,2次/日)

(2)肝肾阴虚:皮肤干燥,覆淡褐色或紫褐色鳞屑,伴有腰膝酸软乏力,毛发枯黄,妇人经行量少色淡。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益肝肾,养血润肤。主方:鱼鳞汤(生黄芪50g、黑芝麻40g、丹参25g、地肤子25g、当归20g、生地20g、熟地20g、枸杞20g、何首乌20g、白鲜皮20g、怀山药15g、苦参15g、防风15g、川芎10g、桂枝10g、蝉蜕10g,上药用水煎3次,分2次早晚服用)。

外治法:

(1)桃仁30g、红花10g、鸡血藤30g、黄精50g、白鲜皮30g、白及30g、荆芥20g,煎水外洗患处。

(2)归红甘油搽剂:当归30g、桃仁30g、紫草20g、甘草10g、红花10g、白及30g,水煎浓缩成浸膏,加甘油适量调涂皮肤。

(3)杏仁猪油膏:杏仁30g、桃仁30g、猪油60g,捣烂外涂皮肤。

(4)润肤膏:当归15g、紫草10g、麻油120g、黄蜡15g,共研成膏,外涂皮肤。

(5)生地12g、桃仁20g、忍冬藤12g、荆芥10g、防风10g,煎水外洗。

(6)地肤子15g、当归15g、白鲜皮15g、蝉蜕15g,煎水外洗患处。

针灸:

(1)体针:主穴取足三里、曲池、血海,配穴取肾俞、脾俞、肺俞,每天1次,30天为一疗程。

(2)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在足三里、曲池穴各注射0.5ml,隔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

预防

1.忌用强碱性肥皂洗澡,以免加重皮肤干燥。

2.宜食富含维生素A、E 食品。

来源
实用皮肤科学(三版),第3版,978-7-117-06713-6
上一篇:寻常型鱼鳞病 下一篇:性联鱼鳞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