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rurigo nodularis
结节性痒疹有剧痒的疣状结节,最常发生于四肢尤其小腿伸侧,持久难愈。
本病一般发生于成人,尤其中年妇女占多数,病因不明。
本病可与情绪有关,在患者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时,皮损往往更痒,而且本病的皮损类似结节型神经性皮炎,因而有人认为本病是限界性神经性皮炎的不典型结节型。本病和疣状扁平苔藓也较相似。
有人报告不吃含有谷胶的饮食而好转的病例,提示本病和谷胶敏感的肠病有关。在临床上,本病和疱疹样皮炎有一些相似之处。
有些患者的皮损出现于昆虫叮蜇之后。此外,消化系统紊乱、女性生殖器疾病、某种代谢障碍等是否也与本病有关都需研究。
表皮有角化过度,棘细胞层不规则的增厚。真皮内血管扩张和增多,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偶见肥大细胞及少数浆细胞。结节中央或边缘及结节附近有增生的神经细胞,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真皮内施万(Schwann)细胞增多,神经纤维肥厚增生。
内服抗组胺药或安定药,外涂各种止痒药,常没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朱德生教授曾试用氨甲喋呤治疗本病而获得迅速而良好的疗效。每周用每毫升含5~10mg醋酸曲安西龙混悬液做损害内注射一次也有显著的疗效。
沙利度胺也比较常用,但疗效缓慢。服100mg/d,3日后增到200mg/d,往往需要连续服用6个月才可见效。国内有人报告服用沙利度胺3~5日后瘙痒可减轻,20~30日后结节开始变平。妊娠妇女应该禁服以免引起畸胎。
方洪元教授用甲泼尼龙8mg、沙利度胺50mg、雷公藤20mg、白芍总苷600mg,一日2次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往往在减药过程中复发,因此除甲泼尼龙3周内停药,其他药物需维持较长时间。
有研究应用阿维A联合他扎罗汀凝胶治疗结节性痒疹取得一定的疗效。液氮、电灼、腐蚀药等都被临床应用,但腐蚀药如高锰酸钾结晶引起溃疡形成,皮损销毁后往往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