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rythema nodosum

概述

结节性红斑是多种抗原刺激物诱发的一种超敏反应,其发生和多种疾病有关,如感染、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也可发生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结节性红斑的皮肤损害是红色或紫红色的皮下结节,有压痛,最常见于小腿前侧或侧面,表面可略隆起,不会破溃,数周后即可自然消退,以后容易复发。结节性红斑容易发生于春秋季,有自限性,最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好发。

病因学

结节性红斑是类似多形红斑的一种过敏性疾病。结节性红斑和感染、药物、某种全身性或内脏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可由许多不同的疾病诱发,但是约50%的患者不能查出病因。

感染尤其链球菌及结核菌感染是常见的病因,有些患者在发病前有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的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患者的皮肤血管可能对细菌尤其链球菌或结核菌及其产物过敏,于是发生结节性红斑;患者可同时有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喉痛、扁桃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或某种结核病。脑膜炎双球菌、麻风杆菌或葡萄球菌等其他细菌感染也可引起,例如麻风患者常有结节性红斑。毛癣菌等真菌也可以是病因,由于病毒感染的麻疹、流行性感冒,以及性病淋巴肉芽肿患者都可有结节性红斑的表现。深部真菌感染也可导致结节性红斑,在西方国家及美国的西南部,副球孢子菌病是结节性红斑最常见的病因。

药物性皮炎可以表现为结节性红斑,常见的引起药物性皮炎的药物有青霉素、磺胺药、溴化物、碘化物、砜类药物、水杨酸盐、避孕药、雌激素类化合物等。

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肉瘤病、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其他炎性肠病、急性女阴溃疡、白塞(Behcet)综合征、结节病、淋巴瘤等患者及妊娠妇女都可伴发本病。如果患者有霍奇金淋巴瘤病史,结节性红斑的出现可以认为是疾病即将复发的先兆。

结节性红斑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其病理变化中主要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有人认为可能是机体对某些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等)抗原的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但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物反应。患处血管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但在特发性患者及无合并症的患者中未发现循环免疫复合物。

组织病理

为脂肪小叶间隔型脂膜炎,早期损害脂肪间隔水肿有炎细胞浸润,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还有组织细胞,偶然看到嗜酸性粒细胞。以后,炎症浸润扩展,往往成群,没有坏死现象,血管尤其较大的小静脉的内皮细胞增生,炎性浸润可以侵入管壁,血管腔可部分闭塞;晚期损害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异物巨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可以出现。后期陈旧性损害表现为脂肪间隔增宽及脂肪周围纤维化(图1)。

图1 结节性红斑病理

晚期损害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异物巨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可以出现而易误认为结核性变化。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大部分结节性红斑患者病程有自限性,对症治疗及卧床休息可缓解症状。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应该寻找病因,然后进行适当处理。如体内有结核病时,要应用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等;牙齿或扁桃体等处有感染时要应用四环素或其他抗生素,有时在结节性红斑消退后拔除病牙或摘除扁桃体可防止复发。

为了减轻压痛和关节痛,患者可服吲哚美辛、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镇痛剂,例如,每次服阿司匹林0.5~0.6g。碘化钾可服0.36~0.9g/d,可用水果汁配成100%碘化钾溶液(饱和溶液),服时以6~15滴(0.36~0.9ml)滴入水中服下,或加入牛乳中,饭后口服,每日1次,往往在2日以后,症状即可减轻,2周后可痊愈,应连服3~4周以免停药过早而易复发。

如果碘化钾等药物无效,可用小量糖皮质激素类混悬液注射于结节内,结节常在2~3日内消退。严重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可以应用,皮损可在1~2周内消失。有潜在的结核病时应该慎用或禁用。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4版,978-7-117-20409-5,2015.05
上一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下一篇:荨麻疹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