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中文别名 :恶性大疱性红斑

英文缩写
SJS
英文别名
erythema bullosum malignans
概述

皮肤、口腔、眼和生殖器的水疱及大疱性疾病称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药疹。皮肤有突然泛发的红斑、大疱、黏膜糜烂,并有发热等全身症状,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usis,TEN)属于重症药疹中同一疾病谱的不同阶段。

有学者将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分为三级:

第一级:Stevens-Johnson综合征,黏膜糜烂及表皮松解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10%。

第二级: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松解症重叠,表皮松解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0%~30%。

第三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表皮松解面积大于体表面积的30%。

病因学

本病常是一种严重的药疹,常由安替匹林、磺胺类、巴比妥类、苯妥英钠、三甲双酮等引起。在欧洲和以色列,别嘌呤醇是导致SJS最常见的原因。儿童SJS的发病可能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有关。该病最常见于治疗癫痫的过程中。有的患者无用药史,但目前食物与药物已很难区分,真正病因常难肯定。研究显示,某些患者存在对某些药物不良反应的遗传易感性,可能由于天生不能对某些药物代谢解毒导致。由于病因不定并和多形红斑相似,目前认为本病是多形红斑的严重型。其他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异常、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虽然具体的发病机制存在争议,但该病最终的结局为上皮细胞的死亡。

组织病理

表皮水肿,可有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大疱在表皮下方;真皮的乳头层水肿,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有些红细胞渗出;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表皮内变性的角质形成细胞周围有IgM、C3沉积,真表皮交界处可有C3呈颗粒状沉着。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原则为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1.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一般可给氢化可的松300~400mg/d,静脉滴注,或用地塞米松10~20mg/d,分2次静脉滴注,病情应在3~5日内控制,如未满意控制应加大剂量(增加原剂量的1/3~1/2)。待皮损颜色转淡、无新发皮损、体温下降后可逐渐减量。

2.防治继发感染 应强调消毒隔离,抗生素并非常规预防感染的唯一手段;如有感染存在,可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过敏反应发生较少的抗生素(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如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应注意有无真菌感染的可能,如确诊应尽快加用抗真菌药物。

3.加强支持疗法 由于高热、进食困难、创面大量渗出或皮肤大片剥脱等常导致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加以纠正,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液、血浆或白蛋白以维持胶体渗透压,可有效减少渗出;若伴有肝脏损害,应加强保肝治疗。

4.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 对皮损面积广、糜烂渗出重者应注意保暖,可每日更换无菌被单,局部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同时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累及黏膜者应特别注意眼睛的护理,需定期冲洗以减少感染及防止球结膜和睑结膜粘连,闭眼困难者可用油纱布覆盖,以防角膜长久暴露而损伤。

5.对于口腔黏膜损害,可以常用硼酸溶液漱口,抑制及防止继发感染。进食以前,涂擦1%~2%丁卡因或2%~5%利多卡因溶液,能消除进食时疼痛。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
上一篇:复发性疼痛性红斑 下一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