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illipede
概述
属于多足纲的倍足亚纲(Diplopoda),每1体节有两对足,不叮蜇人的皮肤,也没有分泌毒汁的结构,但被侵扰时,虫体可分泌有毒物质,主要成分为苯醌类及酚衍化物,也可有氰化氢,在人的皮肤上可引起化学灼伤样皮损,接触的皮肤变黄或紫褐色,以后起疱,侵入眼内时流泪及灼痛,发生结膜炎及球结膜水肿。
国内有人报告多脚虫皮炎14例,多脚虫被称为蓑衣虫,喜欢在晚间爬行于墙壁、蚊帐、家具等处,迅速爬行,虫体长约0.5~2cm,宽约0.3~0.5cm,多半有10个体节,背部由头到尾有一条线状黑斑,腹部呈灰白色,有无数微小的刺毛,头尾各有1对触须,头部有1对黑色眼点,体侧共有7对足,每足有5节及黑白相间的斑点,足部关节处有针状小刺,虫体略有臭味。皮炎的表现是发痒疼痛的红肿及大小不等的水疱及糜烂,往往排列成线条状(图1、2),继发性感染可使损害类似坏疽性带状疱疹。

图1 多脚虫皮炎

图2 多脚虫皮炎
治疗
在千足虫引起皮炎或在皮肤上爬过后,应该立即用水冲洗。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