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midge stings
蠓又称为蠛蠓,俗称蠓拍子,是较小的黑色或黑褐色小飞虫,往往于夏秋季节的清晨或黄昏在空中离地数尺处成群飞翔,可以叮蜇人及家畜,我国东北地区一般称为小咬。在夏季早晨,农民下田劳动时,蠓常在水田或积水潮湿的离地面1m以下飞舞,叮蜇人的面部及颈部,可以引起绿豆至黄豆大的痒丘疹。反应严重时,叮蜇处成片红肿或有风团,也可发生很痒的水疱。
蠓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图1)。

图1 蠓生活史
1.卵
长纺锤状,长约0.5mm。初产卵色灰白或淡红,渐转为浅褐直至黑色。卵期在夏季为2.5~6天。少数种在夏秋季产滞育卵或越冬卵,卵期可延至6~10个月。
2.幼虫
细长,多呈蠕虫状,分为4龄。初孵幼虫长约1mm,4龄幼虫5~6mm。头部暗褐色,胸、腹部淡黄或灰白色。各体节有短毛,最后1节的毛较长。幼虫生活于湿润的疏松土壤或水中,以菌、藻类和一些原生动物等为食。在夏季幼虫期为1~6周,越冬的幼虫可长达数月。
3.蛹
体分头胸部和腹部,约1.4~4mm长。蛹初为淡黄或橘黄色,而后渐变为暗褐或黑色。头部有眼1对,前胸背侧面有呼吸管1对,胸、腹部生有结节。幼虫化蛹在水中、泥土浅表或草叶上,因种而异。在夏季蛹期为4~6天,秋季可延长至1月。
4.成虫
雄蠓不吸血,以植物汁液为食。吸血蠓类仅雌蠓吸血,吸血范围广泛,为大多数脊椎动物。吸血蠓种对宿主有一定的选择性,如台湾蠛蠓等偏嗜人血和猪血;原野库蠓和尖喙库蠓偏嗜哺乳动物血,也叮人。蠛蠓和细蠓叮刺吸血活动在白昼,多数库蠓在黎明或黄昏群舞和刺叮吸血,少数种类夜间活动。饱食血液需2~15分钟,吸血量约0.05~0.56ml。
成虫多栖息于树林、竹林、草丛、岩洞、土壤缝隙和畜舍等避风、避光处。台湾蠛蠓以野栖型为主,原野库蠓和尖喙库蠓以家栖(畜舍)型为主,两者均存在半野栖型。蠓类具有一定的飞行力,一般活动范围限于孳生地附近500m内。多数种交配有群舞现象。在重庆,原野库蠓群舞和交配,从黎明至黄昏持续进行,黎明和黄昏出现2个群舞高峰。群舞高峰后随之出现叮刺吸血高峰。雌蠓交配、吸血后大约2~3天卵巢发育成熟产卵。通常雌蠓一生产卵2~4次,一次产卵约50~150粒。
在适宜条件下,蠓完成1代生活史需要约1月,高纬度地区蠓种每年1代,温带种每年2代,热带和亚热带种每年多代。雄虫交配后很快死亡,雌虫存活约1月。一般以幼虫或卵越冬。
治疗以局部止痒为主,可外用各种止痒剂。避免搔抓,以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