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稻田皮炎
稻田皮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addy-field dermatitis

概述

农民在稻田中劳动时,以牛及鸭为主要宿主的禽畜类血吸虫尾蚴可在水中侵袭皮肤或由稻田中物理化学因素而致病,称为稻田皮炎。以皮肤瘙痒、发热、继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为主要症状。

病因学

1.尾蚴皮炎型

除寄生于人的血吸虫外,自然界还有许多动物血吸虫,它们的尾蚴可侵入人皮肤,产生尾蚴皮炎。这主要包括鸟类与哺乳动物的血吸虫。禽畜类血吸虫有多种,引起稻田皮炎的禽畜类血吸虫主要以牛及鸭为宿主,已知两类确能引起此种皮炎,以牛为终宿主的是鸟毕血吸虫(ornithobilharzia),以鸭为终宿主的是毛毕血吸虫(trichobilharzia)。

在流行区中,容易在牛及鸭体内寻见禽畜类血吸虫,也可在野禽、羊及猪体内找到。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已经发现萝卜螺属和土螺属等四种椎实螺中有此种尾蚴。

成虫寄生于牛及鸭的门静脉和肠系膜小静脉内,虫卵随粪便入水,在适宜温度下孵化成毛蚴而钻入椎实螺内,先后演变成母胞蚴及子胞蚴,最后发育成尾蚴而逸出椎实螺,在稻田的水中自由游动,以后钻入涉水的牛或鸭而发育为成虫。尾蚴在离开椎实螺后,浮游于田水的浅处,可生存48~60小时,钻入在田中劳动的农民皮肤后引起稻田皮炎,但不能进入血流及侵犯体内组织及器官,因而不能影响全身健康。人是此类尾蚴的迷入宿主,尾蚴在皮肤内不久即死去。

2.浸渍糜烂型

多半发生于湿热的夏季,除由于手足在田水中浸泡时间太久外,也和水温增高、大气湿度太大、田水碱性太强及机械性摩擦等因素有关。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尾蚴皮炎在数日之内即痊愈,有剧痒尤其泛发的荨麻疹时可涂擦炉甘石洗剂及内服抗组胺药。硫黄鱼石脂泥膏(硫黄 3~5g,鱼石脂10g,氧化锌30g,凡士林加到100g)可达到止痒及防止继发感染的目的。

手脚浸渍糜烂时可敷擦收敛性粉剂,有继发感染时应用抗菌药物。

预防

1.尾蚴皮炎型

为了消灭传染来源,水牛及鸭子的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作为粪肥入田,还应防止鸭子进入稻田。

椎实螺广泛分布于稻田及沟渠等处,农药如6%可湿性六六六、五氯酚钠、氯硝柳胺、烟酰苯胺、硫酸铜都能灭螺,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铵、草木灰及茶子饼也有灭螺作用。其中以硫酸铜的灭螺力最强,在田水深5~10cm时,每亩施放0.5~0.75kg,灭螺效力可以维持20日以上。硫酸铜与田水的比例约为1∶100 000。在割稻完毕后,要早日排干稻田积水,用硫酸铜消灭残存的椎实螺以防越冬;在秧田放入沟渠的水以前,可用铁丝网放于入水口以阻止椎实螺于放水时入田,网前可放置少许稻草,以便清除附着的椎实螺;硫酸铜与田水混合液在田间48小时后才可杀灭尾蚴,杀灭尾蚴后人才可进入稻田。

在个人防护方面,在水田中劳动时可穿防水裤及防水套袖,或是穿用氯硝柳胺浸泡过的棉制肢套。防护剂有松香火棉胶(火棉胶含松香及蓖麻油各10%)、20%松香的乙醇溶液及硅胶防护剂等市售的防稻田皮炎擦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90g及乳化剂10ml混合而成。临用时加入60ml水,充分摇匀混合成15%的乳剂,涂于皮肤上,干燥后形成薄膜,可以保护皮肤4小时左右。

2.浸渍糜烂型

应该尽量缩短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插秧时宜戴防水手套,工作完毕后洗净手脚,在含有明矾12.5%及食盐3%的水中浸泡或用此液涂擦,以后任其自然干燥。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5版,978-7-117-29665-6,2020.12
上一篇:多头绦虫蚴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